宜宾市位于四川省南部,地处川、滇、黔接合部,金沙江、岷江、长江汇流之地。东邻泸州市,南接云南省昭通地区,西界凉山彝族自治州和乐山市,北靠自贡市。全市幅员面积13283平方公里,总人口526万,辖1区9县。
“负山濒江,雄据地势,东跨泸水,西控嘉阳,北带三荣,南通六诏,舟车络绎,夷獠出没之区,自古称为要害”,宜宾历史上就是大西南重镇、天府之国的南大门,素有 “西南半壁”、“川南重镇”之称。
宜宾处于青藏高原的东面和云贵高原的北侧,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岭谷相间,自然地貌为“七山一水二分田”。宜宾处于东亚季风气候区,立体气候明显,气候、土壤资源和植被资源的多样性构成了适宜各种动植物生长繁衍的生态环境,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宜宾,作为举世闻名的长江的起点和标志性城市而闻名遐迩,让人镌刻于心。
发源于唐古拉山脉的格拉丹冬雪山北麓的金沙江,古称绳水、丽水,因江中沙土呈黄色得名,是西藏和四川的界河;发源于岷山弓杠岭和郎架岭的岷江,是古代蜀地重要河流,贯穿成都平原。
金沙江挟雷霆之势,穿过青藏高原、川滇边界的崇山峡谷,几经迂回跌宕直奔川南宜宾;岷江清澈婉转,淌过富庶丰饶的��都平原,一路逶迤而至。北纬28.47、东经104.34,在这一精确的点上,野性的金沙江与清丽的岷江相会、相融,被赋以长江的名义浩荡东去。
长江零公里处,一座城市矗立于此。宜宾,这颗璀璨的蜀南明珠,因此又有一个令人骄傲的名字——“万里长江第一城”。
金沙江、岷江、长江环抱着这座城市,滋养了这座城市。在漫长的岁月中,滔滔江水也塑造了这座城市的个性和风貌。
宜宾作为长江黄金水道的起点,自古以来就是长江上游有名的水码头。历史上,此地人便擅舟楫之利,“南控滇黔,北接川中腹地”,成为川、滇、黔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贸易十分活跃。即便在80年代,潼关货运码头、水东门客运码头,走马街、麻线街、栈房街,也是宜宾城区最热闹的场所。发达的航运,给宜宾带来了富庶和繁华,也使这座城市的商业气息日渐浓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陆路交通的发展,尤其是高速公路网络的兴建和航空运输业的崛起,长江航运在一段时期日渐萎缩。
昔日水码头的繁华已成记忆中的底片,纤夫、川江号子早已沉寂为遥远的故事。然而,这段漫长的历史却融入到了这座城市的每一寸肌肤,经过岁月的磨砺,沉淀为宜宾的城市个性和特质:开放、包容、动感、海纳百川。
桥,成为宜宾城市正常运行不可缺少的纽带,也成为宜宾城的一大景观。横跨金沙江的有四座大桥:单孔拱桥南门大桥、戎州大桥,我国首座大跨度独塔PC斜拉桥中坝大桥,金沙江铁路桥;横跨岷江上的有岷江大桥、岷江二桥、岷江铁路桥;刚刚贯通的菜园沱长江大桥为双塔斜拉桥,是省道宜泸路上的特大桥梁,也是宜宾市内环线跨越长江的通道,对宜宾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六座现代化的城市连接桥和两座铁路桥,将五个片区紧紧地连为一个整体,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通道。
1996年,宜宾撤地设市,宜宾城区因翠屏山之故,改名翠屏区。
翠屏区,是地级宜宾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意思的是,在许多老宜宾人的心中和日常表述中,宜宾市就是老城区,老城区就是宜宾市,很少有人会说:我是翠屏区人。也许,在他们看来翠屏区只是一个地方的代名词,而宜宾因长久的历史已成为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成为心灵的归属地。
对老宜宾人来说,只有徜徉于老城区的深街小巷,才能嗅到那久远而亲切的气息,这是一座城市从骨子里浸出的味道,一种久违的水码头的味道。哪怕这些记忆的碎片,只是一阙残破的飞檐画壁、一段斑驳的古城墙、一家不起眼的小面馆。
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40059338.html
个人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chenyl8930
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wm23.cn/chenyl8930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5582212672/profile?topnav=1&wvr=6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