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最妙是此味——托板豆腐

家乡区县: 聊城市东昌府

    托板豆腐是临清运河名吃,因卖主总是切好放在一块特制的长方形木板上出售,故称“托板豆腐”。在街上每天从早到晚都能看到手推车、自行车或是肩挑的小担上,放着一大块用白布包着的颤悠悠、水汪汪、热乎乎的水豆腐,男女老少争相购买。尤其是早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手捧托板豆腐,吃得满口香甜、津津有味的顾客。水豆腐是用上等黄豆,经脱皮、水泡后、磨成汁,用布滤出豆浆,倒入锅中烧开,加卤水精心点制而成。其特点是白嫩、细腻、香甜,营养丰富,便于人体消化吸收,是方便可口的快餐。 

    据说临清的托板豆腐始于十万商户百万民的明清时期,并且还有一个广为传说的典故:当时有位南方举人坐船进京赶考,来到临清码头,见是一处富庶繁华之地,便上岸观光游玩。正在饥肠辘辘时,他买了一块热气腾腾的水豆腐,无奈两手空空,不知怎么吃法。这时豆腐师傅灵机一动,卸下箱子一端的挡板,把豆腐放上去,又用刀切成小方块,递给了他。举人吃过,高兴地说:“真乃天下第一美味也!”后来他中了状元,又专程来到临清,寻访、品尝托板豆腐。从此,托板豆腐就流行开了。

    行走在临清的大街小巷,总能遇见手推车、自行车或是肩挑的小担子,上面放着一大块用白布包着的水汪汪、热乎乎的水豆腐。卖豆腐的师傅一路走,一路吆喝:“水豆腐嘞,水豆——腐!”每个豆腐师傅都备有三五个长约20厘米、宽约5厘米、厚1厘米的木板,等待食客使用。不论哪一个摊子,只要一摆上托板豆腐,吃客便围起一大圈,只见豆腐师傅手握竹刀,将那颤巍巍、白嫩嫩、冒着热气的水豆腐麻利地一划拉,骨牌大小的豆腐块便整齐地摆在了木板上。食客双手接过托板,弯腰弓背,嘴唇绝不沾木板地埋头吸食,眨眼工夫,一板热乎乎的水豆腐下了肚,只留下豆香味在唇边;品咂着余味,心满意足地离去了。

    在临清,尤其是在早上,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手捧着托板,吃的满口香甜、津津有味的食客。吃托板豆腐,往往不加任何作料,吃的就是这个嫩劲与原味,而我却喜欢在豆腐上洒了细细的白砂糖,将它变成甜豆腐吃。

    “古楼托板豆腐,玉白颤颤”。我曾向一位豆腐师傅请教过,他告诉我说,托板豆腐是将上等黄豆脱皮、磨汁、烧开后加卤水精心点制而成,白嫩、水润、香甜,它的丰富营养很便于人体的消化和吸收。做水豆腐的,都是世代相传的贫苦老居民,做这种营生很是辛苦,不但要精心剔除瘪豆子和霉豆子,还要跑很远的路程去挑没有污染的水;每天披星戴月磨豆子、过箩、起火;做好了,还要趁热赶到街上叫卖。当然,更要有卤水点豆腐的老经验,才能将豆腐做得又白又嫩,味道甜美。

    原来,做水豆腐还有这么多讲究,又是这样的不容易。

    去临清若不品尝一下有着数百年历史的托板豆腐,实在是个遗憾,它那独特的口味富含营养,氤氲清香,每每品尝,总是令人入口难忘。

赵雪麟(2015-04-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