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山纪念堂

家乡区县: 广州市越秀区

在全国各地有众多的中山纪念堂,这在一方面说明了孙中山先生生前去到过的地方有很多,再在另一个方面说明孙中山先生深受百姓的爱戴。现在,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位于广州市越秀区的中山纪念堂吧。
中山纪念堂位于越秀山南麓,即孙中山先生当年的总统府旧址上。这是在孙中山先生逝世后,1926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在此兴建纪念堂,以纪念孙中山。它于1929年1月奠基,1931年10月建成。由吕彦直设计,整体建筑包括门楼、纪念堂及东西耳楼,占地共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是仿古的宫殿式建筑。中山纪念堂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了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筹资兴建的纪念性建筑物。
中山纪念堂的堂内有一个近似圆形的大会堂,直径71米,分上下两层,共有座位4700多个。堂内的一、二楼有十六个门洞,这厚厚的门洞,在艺术上处理得非常得体,特别是红麻石做的门框上的光芒浮雕,看上去给人一种光芒四射的感觉。堂内还保留着当年彩绘天面,以云朵彩图为主,地面彩绘是“青天白日满地红”,与 国民党的党旗、党徽的图案相近。 设计者还用四根大柱子(柱子位于四周的墙壁中),支撑着四个大跨度的钢桁架,像一把张开的雨伞,组成一个巨大的拱形屋顶。拱形屋顶托起八个主桁架,组成一个八角亭子,外形像古代的宫廷建筑,颇具建筑艺术美。1956年,重铸的高5米的孙中山先生铜像屹立在纪念堂前。而在孙中山铜与正门间,有两段台阶,这两段台阶的级数分别是九级和五级。中国古代通常把数字分为阳数和阴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阳数中九为最高,五居正中,因而常常以“九”和“五”象征帝王的权威,称之为“九五之尊”。 在纪念堂大堂正门两侧,分别摆放着两个鼎,分别于1929年6月1日和1930年10月10日烧制,已有近80年的历史。纪念堂的舞台上有一处汉白玉石碑,上面刻有孙中山浮雕头像和总理遗嘱的内容。 在纪念馆东门外北侧,有一面墙上布满了仿似铜锈的斑点。这些仿似铜锈的斑点是侵华日军在1938年6月7日扔下的炸弹将纪念堂的墙面炸的。1963年对纪念堂进行了大规模翻修,屋顶全部采用蓝色琉璃瓦。在6万多平方米的公园四周增建了铁栅栏,在园内栽种了很多树木、花卉。现在,纪念堂已成为广州市重要集会和文艺演出的场所 。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曾7次拨巨款对中山纪念堂堂体进行修缮和进行周围环境的维护,使这里变得更为幽静、舒适,是中外人士游览胜地。

碧根果(2014-05-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