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山古邑,历史悠久,人杰地灵。阳山战国时期属楚,秦末设“阳山关”,汉高祖置阳山县,距今二千五百多年。
我县自建国以来,历次考古调查,不断发掘和征集,馆藏文物日渐丰富,充实,有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石锛、石斧、石铖;商代的陶器、西周至战国的青铜器;汉代的双耳釜、三足磐和汉以后的各种陶瓷器、鲜明的时代特色,古钱币,上起秦汉,止于民国,品种较全,数量较多,这些文物中,东汉的三足磐,明代的青花碗、清代嘉庆年间的“河蟹戏月”石砚曾选送参加广东省“庆祝建国”三十五周年全省文物普查成果展览”。岭背潮水羊角寨出土的石铖,经省文物研究室专家鉴定,为目前全省发现的同类型石铖所鲜见,颇为珍贵。革命文物,征集了解放战争时期粤桂湘辖区纵队连江支队支队游击队员及冯光司令员使用过的武器、生活用品和亲笔信件等。
我们将馆藏文物再次作了整理、充实,重新与广大群众见面。我们希望通过文物展览,能让广大群众得到一次生动、具体、形象的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能为我们研究阳山历史提供一份宝贵宝贵资料,并能激发我县人民群众热爱阳山,为把阳山建设成为现代化的文明富足的山区而努力奋斗。
阳山是个落后的山区,没有什么珍贵的文物,都是一些石头、佛像之类的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