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疍家民俗文化

家乡区县: 广西合浦县

北海疍家文化习俗大致有:
①、传统疍民,认为在陆上用砖块建房子是不吉祥的,不愿上岸居住。一怕得罪先祖,二怕行船不顺,三是无钱购买床、椅等家具。高德镇土改时,曾分些瓦房给疍民,但他们都不愿意搬进去。他们当中,有点钱的疍民有些在海岸边搭建蛋家棚居住,其棚楼板浩爱洁净,一日数次刷抹。在蛋家棚内,无凳无椅,待客、用餐、坐卧,均在棚楼板上进行,大多蹲着。若在陆地建房子,因迷信,常将旧船板埋藏在新建的宅居地下,以为这样仍是以舟为宅,不得罪神灵,可确保疍家人在陆上居住大吉大利。
②、疍民性情豪爽、热诚浪漫,斗争性强,男的喜饮、赌,少积蓄。过去有句俗语:“疍家有富无贵,鱼死眼不闭”。
③、他们穿衣喜欢宽大,上衣是马蹄袖,领袖衣边绣花边,穿着黑衫黑裤较普遍。女人头上多扎花布一块,中年以下多留长辫子,以防落水时便于提辫救护。喜欢戴玉石手圈或银质的手圈,以及喜欢戴银质的脚圈。喜穿着青蓝色的衣裤,喜欢上下衣不同一种颜色。
④、疍民喜欢唱“咸水歌”和“西海歌”,但唱歌不叫“唱”而叫“叹”。叹这些歌来表达身世凄凉,歌词哀怨生动。“咸水歌”有独唱、男女对唱和三人联唱等形式。曲调丰富多彩,有“姑娌妹”、“叹家姐”、“叹五更”、“叹古人”、“送人歌”等调式。这些曲调旋律悠扬流畅,很多上下句是多次反复扩充,亲切甜美,娓娓动人,两句押韵。唱者才思敏捷,出口成章,你问我答,引人入胜。以前新娘出嫁时,爱唱“哭嫁歌”,有的唱三日三晚,有的连唱十个晚上,内容不外慨叹父母恩深、姐妹情长、难舍难分等惜别之情。
⑤、在婚嫁方面。过去疍民��与岸上人通婚,岸上女子因晕船不习惯,疍家女又不会种田。他们结婚时,婚礼在船上举行,男女双方的船艇相隔不远,男方用小艇将女方接到男方船上,以大罗伞遮荫。结婚时要大请客,少则一两天,多则十几天。婚后,女方要戴一种用花格布做成的“猪嘴式面具”和“珠笠”。过去一直戴到生第一个小孩时才取掉,后来改为最多戴一个月,以表示女方守规矩。
⑥、在分娩、丧事方面。过去死人后不准埋在岸上,只用一块砖头在海边随便丢,丢在那里就埋在那里。他们认为,碰见人死在船上是最不吉利的事。疍家人不准在船上死人或生小孩。如发生此事,须上岸歇工一个月,同时要买公鸡上船挂红。装过死人的小艇他们会毁掉或卖出。女人出嫁时的哭叫“叹”,死人时才叫“哭”。
⑦、疍家的信仰。他们信的神很多,共同信仰的有“三婆婆”,其次还有“华光”、“北帝”、“观音”诸神。他们用木头雕刻了几代先祖的神像,供奉在蛋家棚里或小船上。如果在海上遇到什么不测的事,他们就认为这或许是有神明要他们供奉了,回来后即请道士做“斋”,有的背着木雕神像,光着脚板从火炭堆中走过,是谓“过火山”,从迷信中寻求消灾脱难。
他们的节日很多,神明的生日及先祖的死日,他们都要拜祭。祭祀节日比较重视初二、十六,不重视初一、十五,不喜欢九月重阳节。他们最重视七月十四中元节,以及三月二十三日的三婆婆诞期。
⑧、疍民禁忌颇多。筷子不能搁在碗上,碗碟等食具不准覆置,坐姿不能两脚悬空,说话忌讲翻、沉、慢、逆等语。他们认为,这些都是不吉祥的,将会导致舟船搁浅、翻沉、不靠岸等恶果。
⑨、疍家人喜欢戴“疍家帽”。“疍家帽” 用竹篾竹叶做成,直径约40厘米,帽沿下垂约5厘米,帽顶呈六角形。“疍家帽”做工精细,编织讲究,外涂光油漆,坚实亮丽。在帽内,编织时可镶嵌镜片或玉照。蛋家帽安有四耳帽带,系紧帽带后,任凭风吹雨打,“疍家帽”也不易吹落,具有遮荫挡雨的功能,很适宜渔家人在海边使用。疍家人以前还有互赠“蛋家帽”,以表示敬意或传情的习惯。
⑩、因受社会歧视,过去外沙、高德等地疍民建房子时不得开天窗,不得装门槛;上街时不准穿鞋。
总之,作为汉族分支的疍家人,中华文化是疍家历史文化的源头。在近两千年的生存繁衍和发展演变过程中,疍家人是一群自强不息、斗争性强、具有较强抗争能力和生存能力的社会群体。他们在江河沿海,有着广阔的生活天地。这些特殊的水上居民,在中国民俗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我的能力秀网址是:http://wm23.cn/1449508302

我的博客是:http://blog.sina.com.cn/u/5551082303

我的新浪微博是:http://weibo.com/5551082303/profile?topnav=1&wvr=6

小翠(2015-04-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