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山新农村建设:既要“美丽”也要“经济”

家乡区县: 清远市阳山县

  “认真做好农村土地确权、美丽乡村建设,想方设法改善农村生活生产环境,促进农民实现增收。”最近,阳山县委书记伍文超到乡镇调研时提出,要根据地方实际,积极引导村民进行产业转型,探索适合当地生态环境的多样性种养模式,推广食用菌种植、农户光伏发电等项目,促进农民增收。鼓励村民不能“等靠要”,开动脑筋,以自发自筹、出工出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建自己想要的美丽乡村。
实施“四不补”经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2014年,阳山县继续按照计划有序推进2013年度32条“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其中市示范村10条,共投入建设资金2270.294万元,其中市示范村投入资金1117.837万元,县示范村投入资金1152.457万元。村民主动集资,社会各界积极捐款捐物,想方设法筹集建设资金,并积极投工投劳,累计筹工投劳27475工日,其中市示范点13652工日。累计拆除危旧泥砖房810间,其中市示范村373间,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2014年,清远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考核组对阳山县10条市示范村进行考核验收,得到了考核组的肯定并高分通过考核。阳山县委农办对在建的22条县级美丽乡村进行组织验收,有16条村达标。
2014年度,阳山县规划建设50条美丽乡村,其中市示范村20条,着力发挥村民理事会作用,大力推行拆旧、青苗、人工、让地“四不补”经验,实行县领导、县直单位各结对帮扶一条村制度。至2014年12月份,已开工建设50条,其中市示范村20条,拆除危旧泥砖房1014间,其中市示范村797间,村民投工投劳28714工日,其中市示范村15696工日,投入资金2117.231万元,其中市示范村1454.436万元。
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涌现了一大批积极捐赠资金、物资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的乡贤、企业和社会团体。为表彰先进,弘扬美德,阳山县委、县政府在2014年农村工作会议上,授予13个企业(社会团体、扶贫单位)、98位乡贤“捐资建设阳山县美丽乡村特别贡献奖”牌匾,授予3个企业(社会团体、扶贫单位)、130位乡贤“捐资建设阳山县美丽乡村贡献奖”荣誉证书。鼓励各单位、企业、社会团体和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阳山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施行垃圾分类减量整治农村人居环境
2014年,阳山县选定属于具有代表性的平原的阳城镇高村村委会和山区的黎埠镇南村村委会,作为省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理试点村。制定《阳山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工作实施方案》和编制《阳山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指导手册》,指导村民树立良好的卫生习惯,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置工作逐步进入常态化、制度化的良性发展轨道。
通过召开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学校校会,以及在学校和村庄举办垃圾分类减量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农村垃圾处理基础知识和重要意义的宣传活动,使广大群众树立“垃圾处理、家家负责、人人有责”的观念,培养村民环卫保洁、珍惜环境、爱家爱村的意识。
积极筹资建设环卫基础设施,目前,阳城镇高村村已投入20多万元建成封闭式垃圾屋5间,带遮雨棚垃圾池4个,垃圾分类池3个;购置5台垃圾车、10个大型标准分类垃圾桶和600个到户垃圾分类桶。还制定了《保洁员管理办法》、《村规民约》等相关规章制度,使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有人抓、有制度管理。
打造“七星拱月”乡村旅游呼之欲出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要美丽,更要发展经济。在2014年5月举行的一场高规格“美丽乡村”论坛中,有专家认为,要站在时空的节点来考虑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要考虑安居的功能,还要考虑这是一个旅游点,稍微打扮一下就是一个漂亮的“姑娘”,吸引休闲度假的客人到来。
如今,乡村旅游已提上议事日程,位于七拱、杜步的“七星拱月”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工程正在谋划之中。前不久,阳山县副县长潘文彬带领有关干部组团赴蕉岭、增城“取经”,参观学习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工程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经验和做法,科学谋划阳山县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发展思路和举措。
期间,参观团一行详细了解当地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污水处理、村民理事会运作和美丽庭院、“万家旅舍”建设等情况。“他山之石,取长补短,把可学可用的好经验、好做法运用到阳山县“七星拱月”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工程项目中。”大家对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有了深刻的感受,对如何推进新农村建设有了新的认识和新的思路。他们表示,示范村在培育主导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改善村容村貌、加快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开发乡村特色旅游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呼叫12138(2015-04-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