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浦,本应是整个西濑,但“西浦渔歌”则是指下濑一带。古时阳江城渔洲路和河对岸的下濑都是漠阳江冲积的沙洲,也是当时渔民集中生活的地方。每当夕阳西照,渔舟返航,渔民引吭高歌,此唱彼和。天光水色帆影渔歌,构成了一幅美妙的图景。每晚的渔歌,总要唱至二更时分方止。当时河边沙洲长满榕树,树荫里结网的渔民女眷,也参加进这渔歌晚唱之中。所唱渔歌多属咸水歌,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气味。
“西浦渔歌”,最早时原名“渔洲晚唱”。后因渔洲这一边已建起了众多店铺,于是渔舟返航时便集中于西濑那边,故又改称为“西浦渔歌”。
历代文人对此一景点均有赞咏。清人林乙莲诗:“烟笼西浦夕阳过,信宿渔人唱晚多。掩映灯红迷蓼岸,隔江声杂采菱歌。”清人李春元诗:“潮来西浦听渔歌,乘兴江中拨棹过。夜半月高弦索响,问谁携得月明多。”
古时“西浦渔歌”原址,正是现在阳江船厂和水上学校一带,而今楼台屋宇鳞次栉比,另是一番景象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