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问祖话珠玑

家乡区县: 广东省鹤山市

鹤山市操粤语方言的居民在追溯家族渊源时,大部分都说他们的祖先是从南雄珠玑巷迁来的。不但口头相传,而且记载在族谱里。不但鹤山人这样说,而且东莞、南海、顺德、番禺、中山、新会等县市也有不少人这样说。例如,南海康有为、新会梁启超、香港霍英东、顺德黎子流的祖先都是珠玑巷的移民。有位方志学家作过统计:在珠江三角洲各县一共有70多姓人持同样说法。可见,南雄珠玑巷是珠江三角洲大部分居民的祖居地,是他们的“根”之所在。
据清初著名学者屈大均等人考证:河南省开封府祥符县有个珠玑巷,广东省南雄县有个珠玑巷,广州市旧城区也有个珠玑巷,三者有着渊源关系。南雄珠玑巷位于南雄城北9公里的沙水村,北距梅关20公里,原是古代驿道所经之处,是北人南来翻越大庾岭后进入岭南的第一站。现存的珠玑巷全长1500米,宽4,路面全用卵石铺成,两旁民居店铺祠堂栉比鳞次,有北门楼、中门楼、南门楼等宋代风格的建筑。南门内有一座元代所建实心石塔,七层,造型独特,名曰贵妃塔。这些历史遗迹,标志着它曾经有过繁盛时期。它的知名度很高,近年南雄市政府多次拨款修缮,把它开发为旅游观光的胜地;还发动珠江三角洲各县市的珠玑巷人的后裔集资新建了博物馆、张昌故居和各姓宗祠,吸引了无数人到这里寻根谒祖。主要原因是,南宋时期(1127—1279年)从中原南迁的一批汉人曾经在这里居留约一个半世纪之久,以对广东居民的构成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北宋末年,金兵南侵,攻陷汴京,灭亡北宋。宋高宗赵构带领大批官员从中原逃到太湖流域,建立南宋王朝,定都临安(今杭州),史称“建炎南渡”。这个仅存半壁江山的王朝,长期受金兵侵扰。建炎三年至四年(1129—1130),金兵又分两路南犯:一路犯建康直趋临安,追杀宋高宗;一路从湖北进军江西,追杀隆祐太后。隆祐太后率一支逃亡队伍经洪州(今南昌)、吉安,奔至虔州(今赣州),一路被金兵追杀,仓皇逃窜,到虔州又发生兵变,乱兵抢了皇家财宝,其景况非常凄惨。辛弃疾词“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便是回首这件事的。后来,隆祐太后被高宗接到
临安去了,但是跟随她逃亡的那批官员既不能同去临安,又不能回到已被金兵占领的中原地方去,只好越过大庾岭寻找安身之地。岭南是金兵铁蹄未曾到过的地区,但是前路茫茫,他们又不敢贸然深入“南蛮烟瘴之地”。故而从梅关下来之后,就在南雄境内古驿道旁的沙水村暂住下来。这些人因战乱被迫离乡背井,对中原故土眷恋不忘,有人就把老家开封府祥符县珠玑巷的名称用来称呼目前的居留地,于是便有了南雄珠玑巷。谁知一住便是百多年,子孙繁衍,后人就把南雄珠玑巷当作自己的故乡了。这情况在鹤山县陈山村《李氏族谱》里也可以得到印证。该族谱有一处云,“我祖世居开封府祥符县”。另一处云,“我太祖迁自南雄珠玑巷,建居冈州陈仙村”。这两处记载看似矛盾,实则清楚地反映了一迁再迁的过程,也说明李姓后人把祥符县当作第一故乡,把南雄县当作第二故乡了。

能力秀:http://wm23.cn/traitor
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645068901

爽_swallow(2015-04-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