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糖号称扬州一绝,是江苏扬州汉族名点之一。口味香甜,外层芝麻均匀,切面棕色光亮,呈半透明状,富有弹性,味香,细嚼不粘牙,在海内外享有盛誉,早在清朝乾、嘉年间就已面市扬州,后因战争频繁而失传于世。扬州食品生产厂家的科技人员和制糖技师们决心要让失传已久的牛皮糖重见天日,对前人的制糖工艺进行挖掘整理,通过千百次的尝试,终于使传统产品得以重新问世,并使其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使口感达到了弹性、韧性、柔软性三性为一体的最佳状态!受很多孩子们的喜爱。
基本资料
牛皮糖在全国各大食品厂都有生产,但都存在一个问题,夏天的时候牛皮糖会软塌塌的,一到冬天却硬得像块石头,一敲就碎,震远同的牛皮糖一开始也存在这样的问题。牛皮糖发硬是因为糖在制作完成后冷却还原,要解决问题必须防止还原糖的产生。所以震远同在制作饴糖时加入了酸,产生转化糖,牛皮糖发硬问题迎刃而解。正是因为这样的研究精神,使得震远同的牛皮糖,真正成为湖州特产。
牛皮糖具有金黄透明,有弹性、粘性,不发硬的特点,它以白砂糖、白芝麻、淀粉、花生等为原料,制作出了花生牛皮糖、松子牛皮糖、原味牛皮糖、草莓牛皮糖、山楂牛皮糖、橙子牛皮糖等多种口味,成为震远同“茶食四珍”中的一道。
分类
松子牛皮糖
松子牛皮糖产品选用 上等白芝麻、松子仁、白砂糖、精制淀粉、辅以橙皮、桂花制成。
花生牛皮糖
花生牛皮糖蜚声浙江。它与玫瑰酥糖、椒盐花生牛皮糖,淀粉类凝胶糖果,是用白砂糖、麦芽糖、食用玉米淀粉、白芝麻、花生仁、饮用水、柠檬酸制作而成,具有芝麻的清香和花生的口感,糖质柔软,甜而不腻,柔韧香醇,回味悠长。
橙子牛皮糖
柠檬味牛皮糖
柠檬味牛皮糖选用 上等白芝麻、柠檬、白砂糖、精制淀粉、辅以橙皮、桂花制成。
薄荷味牛皮糖
薄荷牛皮糖选用 上等白芝麻、薄荷、白砂糖、精制淀粉、辅以橙皮、桂花制成。
青苹果牛皮糖
青苹果牛皮糖选用 上等白芝麻、青苹果、白砂糖、精制淀粉、辅以橙皮、桂花制成。
草莓牛皮糖
草莓牛皮糖草莓牛皮糖,淀粉类凝胶糖果,采用白砂糖、麦芽糖、食用玉米淀粉、白芝麻、饮用水、草莓香精、柠檬酸等制成,色泽金黄透亮,有草莓的清香,口感甜嫩柔软,又有嚼劲,且不粘牙,是在传统口味上开发出来的新产品。
山楂牛皮糖
山楂牛皮糖选用 上等白芝麻、橙子、白砂糖、精制淀粉、辅以橙皮、桂花制成。
制作
材料
主料:芝麻(100克)
辅料:桂花(10克) 小麦面粉(200克)
调料:白砂糖(500克)猪油(炼制)(100克)蜂蜜(600克)
工艺
1.将面粉放入容器中,取冷水700克,逐渐加入面粉中。边加入边用铲搅拌,调制成粉浆,不得有面渣。
2.将白砂糖和1/3的猪油入锅,加250克水煮沸,然后倒入粉浆一同熬煮。大约过半个多小时,浓度为薄浆糊状时,加入饴糖继续熬煮。1小时后,加入剩余的猪油,继续熬约30分钟。然后拌入桂花,搅拌均匀后,端锅离火。整个过程要不断铲拌。
3.在铁盘中铺一层芝麻,将糖浆倒在芝麻上面,并在糖浆上面撒一层芝麻。待其稍凉后(一般冬季半小时,夏季约1小时)。用擀面杖压成厚约0.8厘米的薄片,切成长条,再切成块。
历史
牛皮糖号称“扬州一绝”,是扬州特产,在海内外享有盛誉,早在清朝乾、嘉年间就以面市扬州,后因战争频繁而失传于世。该厂科技人员和制糖技师决心要让失传已久的牛皮糖重见天日,对前人的制糖工艺进行挖掘整理,通过千百次的尝试,终于使传统产品得以重新问世,并使其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使口感达到了弹性、韧性、柔软性三性为一体的最佳状态。已有多种口味面世。甜度低、色泽明、香甜味美、口味适中、老少皆宜。
牛皮糖号称扬州特产,目前有核桃味;桂花味;花生味;松子味;提子味;金桔味;草莓味;香橙味和哈密瓜味,新的口味更加独特,柔软适中,老少皆宜。
牛皮糖,扬州休闲文化的缩影。它是清朝康乾年间扬州经济发展的一个写照。那时,扬州已成为中国盐运和漕运的中心,达官贵人、风流才子云聚扬州。其中牛皮糖在众多小吃中因越嚼越有劲而备受人们喜欢,被称之为“扬州一绝”。后因战争频繁而失传于世。据较早生产牛皮糖的“绿叶”公司负责人杜大顺说,上世纪70年代起,经过科技人员和制糖技师对前人的制糖工艺进行挖掘整理,终于使传统产品得以重新问世,使口感达到了弹性、韧性、柔软性三性为一体的最佳状态。
其实,牛皮糖除了扬州有,浙江湖州地区也是一个较有名的出产地,尤其是湖州震远同的牛皮糖。虽然它不是湖州地区的特产,却是震远同的独有技术。因为牛皮糖夏天容易瘫软,冬天容易发硬,要想生产出金黄色透明,有弹性、粘性,不发硬的产品,是需要有一定的技术创新的。而震远同就是因为这一独有的技术,使牛皮糖真正的成为湖州的特产。
口感
外层芝麻均匀,内切面棕色光亮,呈半透明状,富有弹性,味香,细嚼不粘牙,甜而不腻。
网络能力秀:http://www.wm23.cn/lixingchen
梧桐子:http://www.wutongzi.com/uc/34555002.html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lxc0607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