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村位于杜桥镇的西面,距离杜桥约三公里。南山村东临谷堆山,南及南山,西依金溪,北靠北山,原本还有一小溪穿村而过,是一个依山傍水的村落,南山村的始迁祖本住在北山皂树脚下,后来迁至南山脚下,故名南山村,隶属杜桥金溪周氏。金溪则是由溪流的域形状而得名的。
相传在清代,南山常常受到邻村葛姓人家的欺压,葛姓在当时是大姓,所以南山村山水也常常被葛姓侵占,而且打起官司也是屡战屡败,正当此时,有一传教士这样说,你们如果能加入天主教,我们帮你打赢官司。南山村民想想自己老是吃亏,加入天主教也无妨,也许还是一个转机。传教士介入不久,南山果然打赢了官司,这使得南山至今一村一分为二,一半信天主教,一半信佛教。事后,得益的村民集资在溪口街中心建一座耶稣堂,现在由于村镇规划,耶稣堂移至溪口村的西南面的马路边上。
南山虽然打赢了官司,但不能彻底改变受葛姓欺凌现状,民国初年,葛姓还对南山的天主教徒说:你们一周一礼拜,我们把你头插屎里(方言读ha),话音到是很顺溜,但周姓人听了很刺耳,也只好无奈。
出于宗亲关系,民国期间南山村的保长周元行与周元柱与东塍周氏联系,说了原委,东塍周至柔为南山、长沙、下周等地的周氏题匾。据南山的周仁春老人(周元行的后人)回忆,书有“世笃周亲”的匾额是老太娘亲自送到南山的,这匾额的效应可非同一般,有点类似现在的派出所立重点保护单位牌子,从此葛姓再也不敢欺凌南山周氏了。这“功效神奇”的匾额一直挂在南山的祠堂,直到文革来临,这匾额没有了昔日的神奇功效了——毁了。
如今的南山村有500多烟灶,1900余人口,但已经看不到当年石灰斑驳的古墙,高低不平的青石板路。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新建楼房,它们按照村镇规划在那里直挺挺地立着,没有了当年村中央的小溪,也没有村中央的供小孩玩耍大操场……唯一的旧物便是村里祠堂,在祠堂前村民有故事,我们也可从祠堂里的那些遗迹中去发现、去感悟那些曾经浩如烟云的繁华,去触摸那些故事。
南山村,是一本古旧的书,传载了无数如梦如幻的故事。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