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育
周文育(509年-559年),字景德,原名项猛奴,义兴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南北朝时期陈朝名将。
周文育原是新安人,后被义兴周荟收为养子,教以武艺,后随周荟大战白水蛮,勇冠三军。周荟死后,又随南江督护卢安兴征战,封南海令。在攻打广州时,被陈霸先俘虏,从此归顺陈霸先。
侯景之乱时,周文育随陈霸先起兵,击败蔡路养、李迁仕,克平侯景。此后,周文育率兵平定杜龛、张彪,击退徐嗣徽,扫平萧勃,被封为镇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在征讨王琳时,周文育兵败被擒,后逃回,封寿昌县公。
永定三年(559年),周文育与周迪一起攻讨余公飏。后来,周迪兵败,前来助战的熊昙朗产生异心,将周文育杀害。周文育终年五十一岁,被追赠为侍中、司空,谥号忠愍。
轶事典故
文育问卜
周文育被陈霸先释放后,得到监州王劢重用。后来,王劢离任,周文育随他离开,途中在大庾岭遇到一个算命人。算命人道:“你到北方最多只能做一个县令,留下则能做到公侯。”周文育道:“有钱用就行了,谁还指望当公侯。”算命人道:“你马上就能突然得到二千两白银,你若不相信,就用这件事做验证。”当晚,周文育住宿时,一个商人要与他赌博。结果,周文育赢了二千两白银。第二天一早,周文育便向王劢请辞,并如实相告,王劢便让他离开。陈霸先得知周文育返回,对他加以重用。
陈武论将
陈霸先曾宴请众将,当时杜僧明、周文育、侯安都三人都在座。三人在敬酒时,各自夸耀自己的功劳。陈霸先道:“你们都是良将,但是都有缺点。杜公志向远大可惜见识不明,对下属过于亲昵,对尊长则骄横无礼,夸耀自己的功劳却不知道掩饰自己的短处。周侯交友不考虑对象,同人谈心总是太过深入,身处危险之中,对人却没有猜疑和防范。侯郎行事傲慢放诞不知收敛,轻浮急躁率性而为。这些都不是保全自身的为人处世的方法。”后来,这些话都应验了。
死前异兆
周文育占据三陂时,有流星坠落,巨响如雷,地上出现一个一丈方圆的大坑,中间有几斗碎炭。不久,军中又听到小孩的哭声,听声音好像是在地下传来。士兵掘地,找到一个三尺长的棺材,周文育很不高兴。不久,周迪兵败,周文育遇害。
人物评价
陈蒨:周文育、杜僧明、胡颖,陈拟,或缔构艰难,经纶夷险;或摧锋冒刃,殉义遗生;或宣哲协规,绸缪帷幄;或披荆汗马,终始勤劬;莫不罄诚翻力,屯泰以之。
姚思廉:杜僧明、周文育并树功业,成于兴运,颇、牧、韩、彭,足可连类矣。
李延寿:古人云“知臣莫若君”,《书》曰“知人则哲”,观夫陈武论将,而周、侯遇祸,有以知斯言之非妄矣。
赵翼:周文育、侯安都、黄法抃、吴明彻等之于陈,皆御武戡乱,为国家所倚赖。
家庭成员
儿子:周宝安,历任员外散骑侍郎、吴兴太守、卫尉卿、南徐州刺史、左卫将军,袭封寿昌县公。
孙子:周芃,历任晋陵太守、定远太守,封江安县伯.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