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娘妈生”节日的由来

家乡区县: 广东省揭西县

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居住在揭西县河婆镇和良田乡的张姓村民,要过“娘妈生”节,而其它刘、黄、陈、韩等姓人则没有过这个节日。相传这一天是天后圣母妈祖(即娘妈)诞辰日,为什么张姓村民会庆祝妈祖诞辰呢?且听我从头讲起——

妈祖其人其事

话说北宋初的宋太祖建隆元年,妈祖诞生在福建莆田一户普通的林姓人家。妈祖出生时与众不同,没有通常的啼哭吵闹,只是张大眼睛,默默打量着周遭的世界,据说,她七岁时才开口说话,父母为她取名“林默”, 因她出生于莆田湄州,人们又称她为林湄娘。

妈祖八岁时到一所私塾读书,老师所教文章她能很快融会贯通。十岁余,她信佛焚香念经,早晚不懈。十三岁时,有一位老道士玄通经常往来她家,对她说:“你具仙性,应得渡入正果。”于是授以“玄微秘法”。她依法修炼,均能领悟要旨。十六岁时,与群女闲游,照妆于井中。忽见神人捧铜符一双,拥井而上,后有仙班簇拥着,把铜符授给她,女伴们都骇得跑开,妈祖则受之不疑,不一会便灵通变化。此后,她虽身在室中,却能时常神游方外,谈吉凶祸福,无不奇中。

有一天,父亲带领兄长出海打鱼,林默陪伴母亲在家中织布。时过午后,天气突变,林默担忧父兄安全,默默祈祷,恍惚之间,思绪来到了海上,海面狂风恶浪,涛声震天,小船于浪里若隐若现,一个浪头压下,船上两人被打翻落水,林默近身观看,原来正是自己的父亲和兄长,于是赶忙伸出双手抓住父亲,用牙齿咬住哥哥的衣角,奋力游向岸边。

这时的母亲见到林默神色异样,以为女儿生病,赶忙呼唤,林默下意识答应母亲,松开了哥哥的衣角,从冥想中醒来,意识到哥哥性命难保,她痛哭不已。

生还的父亲述说了在海上遇难的情景:本来有神灵搭救,两人被牵引向岸边方向,但突然不见了儿子的身影,自己被一股神力抛向岸边才侥幸生还。

父亲诉说的经过与林默梦境完全吻合,人们才开始惊叹少女林默具有的神奇本领。从此,林默开始了她拯救海难的奇特生涯。往往在危急时刻,一位红衣少女飘然而至,轻舒长袖,风浪顿时停息。人们望空叩拜,红衣女神又化为彩霞,飘然而去。还经常为人治病消灾,远近的人都很感激她,并称她为“神姑”、 “龙女”。

春去秋来,林默长成一位风姿绰约的美丽女郎,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但她却执意不嫁,立志要救助天下所有危难中的渔夫舟子,对尘世的凡俗生活,无意留恋。林默28岁就去世了,对于她的死,当地乡亲们有种传说:一天,人们看到林默登上了一块巨石,化为一道云霞,缓缓升仙而去。

宋徽宗宣和五年,官员路允迪奉命出使高丽,使团航行途中,风浪骤起,船只失控,相互绞缠撞击,船队总共8条船,有7条相继沉没,只剩下路允迪所乘大船穿梭于浪涛中躲闪挣扎,情况十分危急,正当此时,半空中红霞闪亮,一位女神飘然而至,轻舒长袖,款款作舞,狂涛顿时停息,船身也停止摇曳,人们惊魂稍定,方才意识到自己得到了神明的救助。路允迪询问这位神的来历,随员禀告说,她就是湄州的巫女林默。宋徽宗得知林默显圣事迹,当即赐给“顺济”二字作为庙额称号,以感谢她救助使团的义举。从此,林默声震朝野,在众多神明中脱颖而出。

林默的称号较为繁复,两宋时期称“夫人”、“妃”,元明时期称为“天妃”,清代称“天后”。最为人所熟知的“妈祖”则来自福建方言,是对女性长者的敬称,在明清以后才出现。此外还有“娘娘”、“姑妈”、“娘妈”等等,都是表达人们对她的尊敬和亲近。妈祖林默,独享海神美名,成为国家级的航海保护神。此后,在中国从南到北一万多公里的海岸线,从东到西的平原、山区,都能见到女神的庙额高悬,香火旺盛。近代以来,女神更是远渡重洋,在美国、法国、丹麦、巴西等20多个国家扎根落户,成为当今华人世界里最具威望的航海保护神。这么有名的航海保护神与良田山区张姓村民又有什么渊源呢?原来这里面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故事——

娘妈托梦救东溪

相传河婆镇、良田乡张姓之太始祖是在苏州府羽宁村居住。历七世孙登麟公,始由苏州南迁至潮州(宋理宗十三年,公元一二三八年)。后登麟公之六世孙乔公迁居在揭阳北门郭林围伍铺巷,公元1444年的八月十二日午时,开基祖善德公出生。善德公四岁时,父亲乔公去世,剩下母子两人,幸亏竹桥乡善士挚友陈义高的看顾,介绍认竹桥乡善士王峰山为外亲,投靠了王家,善德公十八岁时,来到良田赤珠坑寻求发展。以后,又迁到河婆厚埔创立家业,先寄住在邹可福家,租田借牛,男耕女织,辛苦操劳。生活一稳定下来,就前往竹桥迎回老母亲王太同住,并将父亲骨骸接回河婆,于1492年安葬在浮岗山。生下4个儿子和1个女儿。长子宗珊公,15岁去世;次子宗瑛(肇基)公,生于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二月十八日;三子乐业公,生于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二月二十八日;四子二代单传至五世后无嗣。

三世祖肇基公,生了三个儿子: 笃惠、东溪、西泉;乐业公生了二个儿子:潜斋、南江,潜斋早丧。我们的故事就从四世祖东溪公说起。

话说明朝嘉靖年间,有一年,河婆地面遭受罕见旱灾,而君子岭的山塘水,当时却为屯田的军人所占据。有一次为争水耕田,南江和军人发生冲突,失手打死了军人,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自古皆然。为了使乐业公不至断了香火,笃惠、东溪、西泉三兄弟反复商量认为:逃跑行不通,因为家族会受到株连。只有花钱打通官府,由亲人顶替南江才是唯一方法,因此,东溪便义无反顾地拜别亲人,被押送到潮州府监狱。听候处斩。

行刑前一个晚上,睡眼朦胧中,一位红衣少女飘然而至,轻舒长袖,微笑着对东溪说:“你弟南江本无意杀人,罪不当诛,无奈官法如炉,不能循私。而你舍生取义救弟弟的行为,孝感天地。杀人偿命虽与法合理,与情却不忍,我会帮你躲过这劫。记住:明天处斩时,你跪在六十名后,就能化险为夷。”女子说完便不见了。

第二天,东溪按昨晚梦中女子嘱咐,排在六十名后。午时三刻,开始行刑。说也奇怪,那天三名刽子手有二名拉肚子,手酸力乏,待斩到快到东溪时,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此时刽子手已精疲力竭了。行刑官只得将余下犯人收监改日处斩。

第二次处斩前一晚,东溪又梦见这位红衣少女,并且告诉他这次必须排到队伍前面,东溪万分感激,正要问清女子姓甚名谁,以便报恩,那女子告诉他以后有缘自会相见。第二天东溪又依计而行,果然,这次刽子手一反常态,从后面斩起,当快轮到东溪时,已近黄昏。突然间,狂风大作,飞沙走石,不见天日,刑场大乱。这时,东溪心想:真是天助我也,此时不走,更待何时?因此不敢走大路,只选山林野径奔跑,虽是夜晚,但前面总有一群萤火虫在引路。每到交叉路口,东溪走过后,立即有蜘蛛在路口结上网,追寻的官兵见了蜘蛛网便断定无人行过,从另一条路追去,这样东溪便顺利脱险了。监斩官也怕逃了犯人被问罪,宣布谁也不准将此事说出去,回去奏明行刑完毕,官府从此也不再追究了。

东溪走了一天一夜,肚饥力乏,粒米未进,在经过一个墟市陶瓷店时,忽见店内墙角有一女佛像似乎对他微微一笑,进店定睛一看,正好和梦中女子一般模样。东溪抱起来仔细端祥,发觉比其它佛像沉重很多,用手拔开佛像底部木塞口一摸全是银元,遂取出一块大洋将佛像买下,喜得老板娘连连道谢以为碰到富商,其实此地昨夜闹劫匪,店老板将现大洋存进塑像肚中,而老板娘则不知情,东溪有了钱,吃饱喝足,买来衣服打扮光鲜,抱着佛像,赶路回家。

回家后将前后经过如此这般地告诉家里人,家人都认为是神明显灵救了东溪,因此把塑像视作再生父母摆上祠堂供奉起来。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第二年农历三月下旬的一天,一个戏班的负责人来到车下寨找善德公联系演戏一事,善德公一时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戏班的人说:“我们戏班在钱家寨演戏,庆祝我们的姑婆生日,一位女子来到戏班付了两天的酬金,叫戏班三月二十三日开始,到你们村连演两天。”这时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救东溪的竟是永乐大帝敕封的护国佑民妙明应宏仁普济天妃,就是林姓人所供奉的姑婆。如此一来,大家对所供奉的神像愈加虔诚了,大家将它称为娘妈。有一年,车下寨公祠失火,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把神龛中的娘妈像抢救出来。但冲进去的人们却始终找不到娘妈神像,直至大火熄灭,多方寻找最后竞发现娘妈藏在天井中间的蒸饭桶里,毫发无损,人们见状无不啧啧称奇。几百年来,张姓裔孙建立多座天后宫,遇难者祈之则呈祥;谋事者祷之随其愿。有求必应,非常灵验。以后张姓子孙,以厚埔为根据地,渐渐向外发展,相继拓建了河婆镇的下滩、吉庆楼、溪角、北坑、良田乡的古石、金坑、长江等村,子孙繁衍,瓜瓞绵延,如今传下了裔孙达二十多万之众。张姓厚埔系乔公字辈是:

燕翼贻谋远 显谟承列长

文经儒士重 武纬壮猷光

世德青钱守 家声金鉴扬

千秋隆大业 万载庆荣昌

此后张姓裔孙为了纪念娘妈救祖先之恩,每年在娘妈诞辰日都要酬神演戏,处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按惯例在二世祖祠堂举行抽签仪式,决定“娘妈生”演戏顺序。这一特有的文化现象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2011年春,揭西县文化局会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准备将庆祝“娘妈生”这一活动情况申报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娘妈信仰,已成为旅外游子的心灵家园,也成了联结海内外儿女的文化象征和难以割舍的亲情纽带,反映了沿海与内地文化的密切交融,丰富了娘妈信仰的文化内涵。

ceyondtf(2015-04-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