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渚村旅游现状

家乡区县: 浙江省长兴县

1.1资源优势

1.1.1地理优越

顾渚村位于长兴县水口乡,东临太湖,北与江苏宜兴接壤,三面环山,是自古闻名的风景区。顾渚村的产业主要是茶文化产业、生态旅游产业和效益农业。地理位置优越,从顾渚村出发半小时到达318国道、104国道、杭宁高速、申苏浙皖高速及杭宣铁路线等干道,自该村1~2h能到达杭州、苏州、无锡、常州等城市,2~3h能到达上海、南京、扬州等城市,且自2005年已经吸引了大批上海、南京、无锡等地的游客,客源市场广泛。目前全村各类规模不等的农家乐400多户人家,据不完全统计,周末及节假日,顾渚村单日接待游客量达6000~7000人次。现整个村帮工大概有1000多人,游客180万人次/年,是典型的服务于大中城市居民的乡村休闲旅游地。

1.1.2文化悠远

顾渚村拥有历史悠久的茶文化,由村民自发组成的茶艺表演队多次参加国内重大文化活动。还有厚重广播的佛教文化,以古刹寿圣寺为代表,建于东汉年间,建寺时间比杭州灵隐寺还要早400多年,千年香火不断,在华东地区声名远播。乡土浓郁的草根文化,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顾渚舞狮,曾被著名艺术家盖叫天誉为“中国舞狮一绝”,现在已经建起了顾渚舞狮艺术培训基地,同时申报“浙江省为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此外,顾渚村的村民还爱好京剧。

1.1.3环境优美

顾渚村以生态立村,三面环山,保持着原生态的自然环境;景区内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达76.6%。且顾渚村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素有天然氧吧的美誉。

基于以上三点优势,顾渚村已经形成了以农家乐、农业观光园和农事节庆活动三位一体的乡村旅游产品,是一个以乡村旅游为特色经济产业的农家乐示范村。

1.2 顾渚村乡村旅游经营问题分析

1.2.1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产业链条不长

顾渚村位于近郊地区,城乡公交车一个小时一班,交通基础设施不足。电力水力、生活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卫生消防、安全环保、游览休息等配套设施也存在很大的不足。这些农家乐发展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不完善将严重影响顾渚村的可持续发展。此外,顾渚村发展的产业链条不长具体表现为顾渚村对其旅游资源,如丰富的土特产资源(百合、蓝莓),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紫笋茶)和环境的文化内涵认识不足挖掘不够。相对来说,顾渚村的农家乐提供的旅游活动仅限于棋牌唱歌、采摘等,缺乏文化内涵,内容单调乏味。并没有很好得利用“茶文化”这张非常有利的王牌,没有将其深度挖掘。此外,顾渚村的农家乐目前只处于产业链条的吃住游环节而没有将农家乐的“产供销吃住娱游购”八个环节统筹起来,进行合理的整合,全力发挥各自功能和优势,吸引大量游客并提高其重游率,不断适应并满足现代化旅游市场多层次的需求。

1.2.2 农家乐的娱乐服务产品单一逐渐与度假村同质化

随着顾渚村农家乐的发展, 游客的娱乐服务设施也发展起来。开始主要在室外庭院摆上桌椅和棋牌麻将, 游客娱乐的主要方式为赏花采果、 麻将棋牌、 喝茶聊天等相对淳朴的活动。后来增加 了卡拉 O K 室、 室外大众运动设施,建设简易乒乓球台,提供羽毛球拍等。还有秋千、跷跷板、转转椅等儿童游乐设施。导致有些时候非常嘈杂喧闹,破坏村庄宁静祥和的氛围,有违大部分游客追寻宁静之地休憩的初衷。随着规模进一步扩大,顾渚村的很多农家乐又增加了客房、 会议室、 室内豪华棋牌活动室、 还有专门的钓鱼池。顾渚村的很多服务设施和娱乐方式在一些方面已类似于简易度假村,使农家乐本应有的“农”味减淡了。

1.2.3缺乏宣传力度,营销渠道狭窄

相比其他地方的农家乐,顾渚村的名声并不高,区域影响力以及辐射效应较弱,吸引的游客区域性特征明显,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宣传力度,营销渠道狭窄。我们在与顾渚村张主任的座谈中了解到,顾渚村的宣传主要依靠旅游大巴挂横幅在一年中的某些时段去各地表演宣传以及依靠顾客的口耳相传。并没有很好地利用网络宣传这一现代有利的方式。导致顾渚村的客源偏于单一,近七成都是来自上海的游客。

1.2.4小规模经营抗风险能力差

目前来看,顾渚村的经营模式主要为“自主、分散”型,村政府干预很少。毋庸置疑, 现行的这种运营模式是初级的营销经营模式, 具有明显的家庭管理特点。在农家乐现在及将来的发展中, 其相对封闭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经营管理水平低下,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旅游服务产品单一以及服务对象的人身安全、 健康安全得不到很好保证。此外,消防、卫生以及环境保护方面也存在隐患。政府应当在农家乐经营中扮演重要角色, 内部将资源尽可能优化配置并以此激活农村内在的活力,外部招商引资并严格把关,促进完成顾渚村产业升级,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苏37(2015-04-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