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人文蔚起、人才辈出,有东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陶侃,其母是著名的中华四大贤母之一的陶母。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曾任饶州知府,并在此留下众多名篇;唐“大历十才子”吉中孚饮誉江南;被称为“苏武第二”的洪皓,其子爱国名臣、文学家洪迈著的《容斋随笔》,毛泽东随身携带四十春秋。鄱阳镇不仅是历史悠久的一座城镇,而且有光辉的革命斗争,“五四”运动时这里是先进文化思想的传播地;1921年原最高人民法院筮杨秀峰在波中任教期间宣传新文化、新思想传播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原化工部长彭涛,在此开展学生运动,以配合北伐军北进,更重要的是培育了一大批革命和建设人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吴官正;中共中央候补委员、河北省委副书记刘德旺也在县城的“江西省鄱阳中学”读书直到高中毕业。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设置番县,番令吴芮始筑城池,两汉时县治迁城东里之姑县,原名不详,即今古县渡。公元245年,三国吴赤八年迁回。此后,鄱阳镇历为鄱阳县治,同时也始两晋,南朝、宋、齐、梁、陈的鄱阳郡(江洲、吴洲)治所。隋、唐、宋、元、明清时的饶州、鄱阳郡。永平军、饶州路、饶州府和民国时期的江西省第四行政区治所,清末民国初属城厢局,1938年全县划区,镇称一区称,下设四个镇(激扬、饶丰、荐福、上官和一个乡(松关). 1949年解放初,波阳县城曾设波阳市1952年城区及市建制撤消,以濒临鄱阳湖改成鄱阳镇。1960年,曾称波湖人民公社。1956年简化後为“波阳”(鄱阳),2003年12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改回鄱阳)是中国江西省上饶市所辖的一个县。鄱阳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总面积为4215平方公里,2003年人口为138万,其中农业人口110万。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