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习俗之服饰

家乡区县: 浙江省路桥区

      服饰(服装、鞋帽、发型等)与本市各地没有多大差异。

服装、鞋帽

      旧时男子穿汉式对襟外衣,圆领,搭襻纽扣。女子穿汉式右侧开襟外衣,窄袖。内衣用套衫或双襟。男女外裤,腰头另出,便于系扎。地方乡绅与店家商人穿长衫,戴瓜皮帽。

      民国时期,女子兴旗袍,男子兴礼帽,知识阶层兴中山装。小孩子穿戴以虎帽、肚兜最具特色。50年代后通行中山装(男)、列宁装(女)、军便装。

      80年代盛行茄克衫、运动服、西装。妇女时装,善于流行款式,不多时日即自上海、杭州等城市传入,并已渐入农村。所穿鞋袜,旧时为布鞋布袜;民国时期渐行纱袜,皮鞋、运动胶鞋等开始传入;50年代,军用式绿色胶鞋风行,称“解放鞋”。

     后塑料鞋、皮鞋等普及。近年旅游鞋继起,皮鞋日趋高档。纱袜为尼龙袜替代,青年妇女夏日流行长筒丝袜,最近又流行光着脚丫穿凉鞋,崇尚自然美。

衣着布料

      布料以棉纱土布居多,常以蓝白纱线为经纬,质厚耐磨。夏衣喜用土织苎麻夏布,或以生绢为底料,单面涂以栲胶,称“栲绢”。外衣颜色,以蓝色和黑蓝居多,一般由染坊染制,也有家庭自染者,农村少女喜欢红绿相间的颜色。

      民国时兴“士林蓝”,印花布也逐渐风行。现今则皮、棉、丝、毛、化纤诸般衣料,日趋高档,种种花色,任意选择。

      劳动者于劳作时以腰巾为防护布。妇女入厨房所系者称“拦腰”、“饭拦”,孕妇居家、出门必系,以为能辟邪保胎。山民、工匠、长工,系双开叠式腰布,形如小裙,便于蹲伏、步行,称“围裙”。今“拦腰”尚在使用,其余已比较少见。

发型演变

      清朝时男子蓄辫,女子缠足,辛亥革命后废止。少女垂辫,妇女梳发髻,后来渐行剪发。

      50年代后,中青年妇女流行齐耳短发或垂肩双辫。

      80年代起风行烫发,青年女子也有披肩发、马尾辫、蜈蚣辫等。

      近年来比较时兴染发,把黑发染成黄色、红色、或者各色相间等。

雨季穿着

      旧时雨天穿“木船”、箬壳鞋,戴箬帽,穿蓑衣或用纸伞、油布伞;富户穿牛皮钉靴或油靴。

      民国后渐兴橡胶雨鞋,称“套鞋”。

      80年代后,折叠伞、尼龙雨衣、胶布雨衣等兴起,纸伞、油布伞等绝迹,蓑衣在农村尚可见。

 

 

最近在参加网络营销能力秀,欢迎来主页看看!
http://wm23.cn/mu_mu

新浪微博
http://weibo.com/u/3558695513/home?wvr=5

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d41d62590102vlx3.html

小梦(2015-04-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