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泥猴张”先生是河南省政协常委,其艺术成就在国内外都有一定影响,其作品已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7件,早在93年河南就成立“泥猴张艺术研究中心”,新千年美国成立了“泥猴张艺术创作室”;“泥猴张‘还被联合国教科文授予“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作品在全国多次获奖,介绍泥猴张的报刊杂志近百家。美国18家电视台拍录专题“泥猴张在美国”;“泥猴”作品被编入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三年级美术课本第二册;人民日报海外版以大篇幅介绍泥猴作品;中央电视台以“鬼才泥猴张”为题介绍泥猴作品;中国中央电台以“鬼才泥猴张”为题的45分钟的专题播出40万字的《奇人泥猴张”一书今年出版;“泥猴张”三个字曾有企业家出资一百万元垄断收买;泥猴张的艺术作品既有25米的“百猴图”;30米的“百虾图”、“百蟹图”、“百福”、“百寿”、“百喜图”,还有“百幅画梅花图”、“人祖系列猴图”,以及百条件陶艺作品、书法作品等近千件。只要一搜索,互联网上随处可见到关于“泥猴张”的介绍。
泥猴张本名张希和,1942年生,是鹤壁市浚县人。因为专门从事泥猴创作享誉海内外而得名。他现在担任着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亚视书画院副院长等职务。另外他还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民间美术学会副会长、河南省政协委员。
泥猴张先生从师于著名民间工艺理论研究家张道一先生,曾受吴作人等多名书画家、艺术评论家指点。他的作品以塑造泥猴为主,在书法、绘画等民间艺术创作和研究上都有独到的见解。泥猴张的艺术风格体现在“猴儿精,头上功;不求形似,求神情”。近年来,他的泥塑代表作“群猴”、“百猴”、“三不猴”、“猴山”分别获得国家、省级大奖,其中“百猴”还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泥猴张传奇
黄河古道从一望无际的豫北平原弯弯穿过,在河泥淤积的地方有一个县叫浚县,古称黎阳。在这里积淀的不仅仅是千年的黄河泥土,还有千年的民间文化。尽管历史上多战乱,但仍有很多民间文化保留下来。唐代城墙,护城河,扎纸,年画,木版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泥玩具,在今天浚县还是全国最大的泥玩具集散地。因当地的泥玩具大多可当哨子吹,发出“咕咕”的声音,所以被称为“泥咕咕”或“咕咕哨”。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