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大学城位于京津塘高速公路黄金分割点沿线的河北省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西隔30公里与首都北京相望,东行60公里与天津及渤海为邻,恰处环渤海经济区发展重心。东方大学城提出“将大学城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平的职业教育基地”的定位,打造“教育城”、“文化城”和“低碳城”,实现“三城同创,生态发展”的发展模式。目前拥有各类学生五万余人,以艺术、医疗、旅游与航空、信息技术与软件作为专业设置的重点方向。爱新觉罗·显琦:善耆第十七女,文革时期遭迫害,后历任廊坊东方大学城副董事长、北京东方研修学院名誉董事长、北京文史研究馆馆员等职。1996年5月,位于河北廊坊市开发区的爱心日语培训学校正式挂牌。据有关部门确认,该校是当时国内设施最齐全的民办日语专修学校。上世纪90年代后期,正是在这所学校的基础上,建起了廊坊东方大学城。
1999年10月,时由北京外企集团投资建设的东方大学城正式奠基,时隔一年,在2300亩土地上,57万平方米建筑拔地而起,国内7所著名高校和北京25中的近万名学子率先入驻,开启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大学城时代。大学城在过去十年中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99年建立到2003年,这期间的大学城以崭新、良好的软硬件设施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资金链断裂等问题。2003至2008年的五年中,即廊坊市政府接手东方大学城的第二阶段
,大学城积极寻求下一步发展方向与出路。
从2008年莱佛士教育集团及其合作伙伴共同出资接手廊坊东方大学城开始,大学城进入了全新变革的第三阶段。东方大学城提出了新的战略定位和办学模式。
东方大学城已经完成建筑面积180多万平方米,总楼宇200多座,其中包括多层商住楼50栋,教学楼32余栋,学生公寓65余栋,大型商业楼7栋,写字楼 2栋,大礼堂、文化宫、体育中心等文化体育场馆建筑6座,其他零星商业建筑35栋等。可以同时满足6万多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教师公寓、香榭花园等四个住宅小区极大的满足了教师用房的需求。
东方大学城已经拥有完整的商业、邮电、医疗、金融、通信、公安、工商、税务、综合执法等保障服务系统,一个以“科教兴国”为目的,以把大学城建设成为毗邻京津的“创意、人才、生态”卫星城为目标的具备产学研一体化特征的现代化教育科技城市已经形成。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