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山,在延安城南延河对岸,海拔1135.5米。隋代称丰林山,宋代改称嘉岭山,因山上建有宝塔一座,俗称宝塔山。宝塔始建于唐,系楼阁式砖塔。宋代曾重修,金、明也曾修葺。现塔为重建。塔外观呈八角形,高44米,共9层。内有楼梯,登塔可俯瞰延安全景。塔底层有南北两个拱形门洞,额上分别刻有“高超碧落”、“俯视红尘”匾。塔旁有洪钟一口,高150厘米,上部有佛教常用的莲花纹饰,下部有道教常用的八卦纹饰,是佛道融合观念的体现。该钟铸造于公元1620年,原置于清凉山上,抗日战争时期移置于此,曾用来报时、报警。北宋时期,韩琦、范仲淹曾以宝塔山为寨,御西夏之进犯,留下许多遗迹。山上有古城寨、烽火台、东岳庙、摘星楼、嘉岭书院等遗址,山下有范公井及范仲淹手书“嘉岭山”石刻大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延安是中国革命的中心和总后方,宝塔山也闻名遐迩,成为革命圣地延安的象征。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