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省无为县,国家级的工程并不多见,无为长江大堤就是其中一个。无为大堤历史悠久。无为、和县沿江一带,宋代筑圩垦殖,明代堤工渐多。于清乾隆三十年无为大堤形成雏形,至今整整二百五十年。
二百五十年来,这条大堤作为无为、芜湖市鸠江区、含山、庐江、舒城、肥东、肥西等七县(区),以及巢湖市、合肥市人民的生命财产和淮南铁路等交通干线的防洪屏障,为这一地区的带来了安全稳定的生存环境,此地得以成为鱼米之乡。
长江中下游平原,历来为洪水肆掠之地。古往今来,因为洪水,多少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悲剧上演。在古代,封建王朝的腐败,更是加深了此地人民的痛苦。新中国成立初期,因为长期战火无暇管理,大堤的防洪能力很低,稍遇大汛,即溃堤成灾。尤其是1954年大堤安定街溃口,保护区的9个县、市全部受淹,受灾面积28.5万公顷,受灾人口500多万人,粮食减产63.2万吨,人民财产损失极其惨重。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家对无为大堤进行了除险加固,特别是1983年以来,对大堤进行了加固处理。1998年长江发生仅次于1954年的全流域性特大洪水,大堤经受了严重考验,没有决口,保护了这一区域的人民财产安全。
祖祖辈辈,世世代代,沧海桑田静悄悄地见证着长江的奔腾不息,但这条给中国人带来文明和繁华的“黄金大江”,却总是无法掩饰它暴躁、咆哮的一面。而多年来,无为地区已经难以见到洪水的景象了。无为大堤如同钢铁卫士守护者这片土地,即使是雨水特别多的年份,也总能够阻挡长江之水漫入这片土地。
我们赞美大堤,我们感受党和政府治理大堤维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的决定和温暖。今天的稳定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历代大堤人辛劳的成果,我们当景仰珍惜。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