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河北宁晋的,我热爱我的家乡! 宁晋地处河北省中南部,县城距省会石家庄60公里,距首都北京365公里。辖10镇4乡和346个行政村,为凤凰镇、河渠镇、北河庄镇、耿庄桥镇、东汪镇、贾家口镇、四芝兰镇、大陆村镇、苏家庄镇、换马店镇、侯口乡、纪昌庄乡、唐邱乡、北鱼乡,面积1029平方公里,人口76.4万。
宁晋古称杨地,又称杨纡。西汉,高祖十一年(前196)于杨氏城邑置杨氏县(治今城关),杨氏城南14.5公里处置廮陶县。晋代,太康年间,杨氏并入廮陶县。唐代,天宝元年(742),唐王朝避“廮陶”谐音“应逃”不祥,取“安宁晋福”之意,改称宁晋,
寻史溯源,宁晋历史上有“凤凰城”之说。相传公元前二十五世纪,在宁晋古大陆泽之滨有一棵高千丈的桑树,叶红椹紫,一万年才结一次果实。凤凰吃到成熟的果实后,引颈高歌,声音悠远,招得百鸟前去朝拜。看到如此情景,黄帝后代少昊就在这棵桑树下居住下来,发展生产,后称“穷桑帝”。凤凰飞走后,人们依照凤凰伏卧的形状,修建了一座城邑,取名凤凰城。即宁晋城的根基。据传,县城南关是凤头,街南口有对圆口井,是凤凰的两只眼,南门口到南关是凤凰的脖子,南门到北门是凤凰的身子,东、西、北三点成品字形,是凤凰的尾巴。后来又在城东修了一个月城(形如半月),是凤凰展开的左翅。少昊称帝后,迁移到了山东,在曲阜建都。从此,宁晋凤凰城成为福地,名人贤士纷纷前往,像舜、禹、汤、姜尚、重耳等均在宁晋建业立功,成就大器。因此,《诗经·大雅》中写道:“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高歌凤凰啼鸣,灵音招贤引才,秉承佳时兴盛的祥瑞之情。
我热爱我的大宁晋帝国!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