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晋的牌坊文化

家乡区县: 邢台市宁晋县

宁晋县过去是牌坊县,宁晋县城是牌坊城,素有“北京看楼房,宁晋看牌坊”之称。旧城中原来只有一纵二横三条街,在面积不足2平方公里的城圈内就有大小牌坊30多座,如此密集排列的牌坊世所罕见。就拿鼓楼南街来说,一条不到800米的大街就有跨街牌坊8座,顺街牌坊3座。漫步坊间,其恢宏伟岸的气势,精美卓绝的雕刻,令人叹为观止。县城外有据可查的牌坊还有120多座,宁晋牌坊蔚为大观。 宁晋牌坊从材质上可分为木柱坊、木瓦结构坊、木石结构坊、石坊及当代钢筋水泥五种。从表意方面大致分八类:一是官爵坊,如曹鼐的大学士坊,曹鼎的都谏坊,蔡瑗的御史坊,张狮的太史坊,刘文炳的谏议坊,郑名的监察御史坊,王元晋的两世司农坊,王浦的黄堂坊,李和的驸马都尉坊。二是科第坊,如曹鼐的状元坊,蔡瑗的进士坊。三是诰敕旌表坊,如王之栋死后诰赠为光禄寺少卿建“清忠耀华坊”,孙昌龄死后诰赠为右都御史,加缢“恭宪”,建总宪坊。四是旌表善举坊,如王瑄明正统五年(1440)年宁晋闹灾荒捐粮二千担赈灾,立义民坊以旌表。高文炳明万历庚子年(1600年)捐谷两千担给官府赈灾,自己又拿出一千担粮救济灾民,皇上颁诏建义民坊旌表。蔡瑗办汶滨书院,正学书院,达官贵人为他建了“正谊明道”、“敦义崇道”、“有道���士”、“德学耆儒”、“清朝耆硕’等九座牌坊。五是孝贤贞烈坊,每有孝子贤孙,贞节烈女上报朝廷,都批准建坊以旌表,并赠银30两。如:孙昌谷妻张氏夫死殉命,立贞烈坊,商泰妻孙氏守寡贞洁,立贞洁坊等,此类孝贤坊县境内有130多座。六是府衙寺庙坊,府门庙寺前立坊,或张显其功德,或昭彰其神威。如衙门前立仁育坊,义正坊。文庙前立太和元气坊,德配天地坊,道贯古今坊。城隍庙前立显佑伯坊。七是为某种历史事件建坊,如尧帝禅让坊,古丁桥孙公献鲤坊。八是墓地坊,如驸马李和家李氏先莹坊,范氏髦家范氏先莹坊,冯英家冯氏先莹坊,曹鼐家曹氏莹地坊,郑名家郑氏莹地坊等。总之这些牌坊的作用一是彰显功德,名垂后世,一是维护封建礼教,这与原来牌楼l的标志性作用大相径庭。

宁晋牌坊既是一大建筑,也是一种历史文化的载体。

宁晋牌坊建造历史悠久,但屡遭劫难。远古木筑牌楼因经不起风化,早已被史尘所淹没。唐宋前的木瓦牌坊和砖木牌坊也都荡然无存,毁没原因待考。明清时代的牌坊在三次大劫难中毁灭:一次是1937年10月日本侵略者用飞机大炮攻打县城损坏牌坊三座,飞机炸倒一座;一次是1966年地震,多数牌坊有块石震落,但硬体未倒,在文革破四旧中除掉。几朝文化古迹就此歼灭,给后人留下不可弥补的损失。

 

李倩茹(2015-04-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