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面山现回音壁
被称为回音壁的山岩位于八面山顶。记者看到,回音壁是一堵呈环形的绝壁,天然形成,高约100米,长约4公里,弧度约160°。山岩质为青石页岩。回音壁从小南海镇双岩村一直延伸到城东街道高涧社区境内,就像蜿蜒的长城。
记者试着在回音壁下一喊,山岩处很快就传来了回音,就像有人在学记者喊一样。接着,记者又试着唱了几句山歌,山岩处马上又传来回音,好像有人在与记者对歌一样。一喊一答,一唱一对,山谷里都回荡着此起彼伏的声音,让人感觉置身于神秘的境界。
能与嶂石岩媲美
在天然形成的回音壁中,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的嶂石岩回音壁,被称为“国内首次发现”、“世界罕见”,还被列入了世界吉尼斯记录。嶂石岩回音壁长600米,壁高100米,弧度为250°。而八面山回音壁长约4公里,比嶂石岩回音壁长3倍多,可说是“小巫见大巫”;两者壁高不相上下,只是八面山回音壁的弧度比嶂石岩回音壁小了约90°。由此可见,八面山回音壁比嶂石岩回音壁还要壮观。
海水沉积形成?
说到回音壁,人们就会想到北京天坛的皇穹宇回音壁。皇穹宇回音壁是利用声学折射原理人工打造的。而嶂石岩回音壁是天然弧形崖壁构成的。专家研究发现,嶂石岩为红色砂岩、页岩,形成于18亿年前的元古代,是经过海水沉积、地壳抬升及侵蚀切割等一系列作用逐渐形成的。
记者看到,八面山回音壁为青石岩,没有发现红色砂岩。如果八面山回音壁也是经过海水沉积、地壳抬升及侵蚀切割等一系列作用逐渐形成的。那么,在18亿年前的元古代,黔江一带就是海洋了。2008年,文物工作者在黔江区城西街道塘坊社区凤池沟,曾发现过3亿多年前的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但一直没有得出黔江在3亿年前是一片汪洋的结论。如果八面山回音壁的海水沉积形成,这将为黔江曾经是海洋的猜测提供证据。
吸引不少游客
史书《方舆记要》载:“八面山在县北二十里,山分八面,绵亘数十里,直上十余里。上有池,周万顷,四时不竭。山之最高处名钟顶山。四顾茫茫,云山万里,初行甚险仄,比至巅,则旷野绝壑,密林蔓草,目不可极。” “回音壁的发现为八面山又增添了一道可以写进史书的景观。”黔江驴友老虎说。
驴友野狼说,八面山有着特殊的地貌,良好的生态和动植物多样性的八面山与城北水库、小南海、板夹溪十三寨等景点相连,近年来,吸引了不少驴友和游客前往观光。“随着回音壁的发现,去八面山游玩的人会越来越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