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我养我的行唐

家乡区县: 石家庄市行唐县

行唐,是静静地铺展在太行山东麓的一个偏远县份,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散发着浓郁的人文气息。借助网络,让各位品尝一下舌尖上的行唐。   在我申县作协会员时,办公室内省作协会员刘云平,正在研究“龙”邑,见我进来,忙打招呼,来得正好,他随即指着电脑上有关战国时期的行唐县地图,神采飞扬地向我阐述他的重大发现,他最初的猜测“龙”邑现已证实,他那高兴劲就甭提了。多年来,他对我县的历史颇有研究。行唐,是静静地铺展在太行山东麓的一个偏远县份,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散发着浓郁的人文气息。借助网络,让各位品尝一下舌尖上的行唐。    在我申县作协会员时,办公室内省作协会员刘云平,正在研究“龙”邑,见我进来,忙打招呼,来得正好,他随即指着电脑上有关战国时期的行唐县地图,神采飞扬地向我阐述他的重大发现,他最初的猜测“龙”邑现已证实,他那高兴劲就甭提了。多年来,他对我县的历史颇有研究。【“龙”邑在何处?现已发表在他的博客中。】他的一番话,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从那时起,我就开始搜集一些史料,解读生我养我的美丽家乡行唐。

行唐西依太行,秉群峰之雄峻;东接华北,承平川之恢弘;南望省会,享后院之便利;北顾京津,扼晋冀之咽喉。在2009年8月11日召开的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专家评委会上,行唐县被评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中央10套曾来我县拍摄《古县探秘》节目。

2012年,我县重刊复印了自日本内阁文库清朝县志。行唐的历史悠久,早在5000年前,就有人类耕作劳动,繁衍生息。据史志记载:“初,帝尧封于唐,后诸侯来归,诣平阳即帝位,南行历其地,行唐邑之名由此始也。”自春秋战国建城,秦时置县,北魏去南字,定“行唐”名,至今已有2300年。

史料考证:据南王庄、南贾素出土文物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聚居,劳动生息。尧自唐南行历此地,因名南行唐。夏、商、周分属并州、冀州。春秋时,属鲜虞国。战国初属中山国,赵灭中山(前296年)后,属赵国。赵惠文王八年(前291年)建南行唐城邑。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割真定地置南行唐县,治所在今故郡村,属钜鹿郡。二世元年(前209年)武臣立为赵王,属赵。西汉初,属赵国恒山郡。文帝时改恒山为常山郡,属常山。景帝三年(前154年),夏改常山郡为中山国,属中山。东汉因之。三国时魏改南行唐属常山国。晋及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均属常山郡。北魏去“南”字为行唐县,属恒山郡。太和十四年(490年)行唐改置唐郡,县治移至夫人城(今曲阳县石城一带)。二十一年(497年)郡废,县治复归。熙平中(约517年 )移治犊乾城,即今龙州镇。隋属恒山郡。唐因之。长寿二年(693年)周改为章武县。神龙元年(705年)复名行唐县。大历三年(768年)于行唐置诋州,辖灵寿、曲阳、行唐。九年(774年)州废,县属恒州。五代后梁开平初(907年),又改行唐为章武县。后唐元年(923年)复名行唐县。后晋天福元年(936年)改行唐为永昌县。后汉乾祐元年(948年)复名行唐县。宋属真定府。元改行唐为恒阳县,属保定路。明仍为行唐县,属保定府定州。清属定州。民国3年(1941年)属保定道,17年(1928年)废道,属河北省统辖。27年(1938年)晋察冀边区建立,属冀西区,同年秋,划归冀西区三专区,29年(1940年)改属冀西五专区,32年(1945年)晋察冀区第四专区,35年(1946年)改属冀晋区第三专区,翌年又改属四专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属河北省定县专区,1954年撤销定县专区,改属石家庄专区。1958年并入新乐县,1962年复置行唐县。1970年石家庄专区改为石家庄地区,行唐隶之。

在政府街,县招待所内,有琉璃庙;玉城大街,有香庵寺(姑子庵),每逢庙会会有许多人前来朝拜,上香,祈祷,很灵验的。

行唐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而且还孕育了古今许多的仁人志士英雄豪杰。

新时代的今天,行唐孝子多,恩父慈母多,民风淳朴,风气清和。   弘扬千古历史文化,探索具有行唐特色的城市创新发展模式,推动具有行唐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全县人民在十八大的精神鼓舞下,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正以转载自读后感http://www.duhougan.com,请保留此标记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各项事业中去,小康建设正在卓有成效地进行......   瞧!园园起色,店店生辉。正可谓:日朗乾坤,照开放之盛世;星辉太行,映改革之繁荣;桃红酒绿不乏江南之神韵;银装素裹,最是北国风情。

 

 

bianmeng(2015-04-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