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名人---陈琳

家乡区县: 江苏省宝应县

文坛霸才—陈琳 陈琳(?-217年),字孔璋,“建安七子”之一。陈琳始为何进主簿,后从袁绍,再归曹操。曾为袁绍作《檄豫州文》,酷诋曹操。曹操爱其才而不咎既往,委任他为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其军政奏章、檄文多出自他的笔下。一次曹操头风痛突发,卧读陈琳所草檄文,欣然而起说“此愈我病。”乃提升陈琳为门督。陈琳长期从事文学活动,大胆创新,与建安时期其他文学家、诗人一起为五言诗体奠定了坚实基础。且对魏晋六朝的诗歌便作产生深远影响。他的《饮马长城窟行》一支独秀于建安诗坛,写人民徭役之苦,真实生动,千古传诵。陈琳原著《陈孔璋集》十卷,惜早散佚,明人辑有《陈记室集》。陈琳去世后归葬于宝应射阳。 画坛巨匠—陶成 陶成(生卒年月不详),字孟学,后更敬学,宝应县城人,明成化七年(1471年) 举人。陶成博学多才,工诗及篆隶书法,尤擅长丹青,自号“云湖仙人”。明成化弘治年间,士大夫尤尊礼学,陶成鄙之。他作山水花鸟,或作人物,均气韵飘逸,意境悠远,被尊为画坛巨匠。明文学家鉴赏家李开先说:“云湖画如富春先生,云白山青,悠然野趣。”陶成与明初浙派创始人戴进及其以后的江夏派之首吴伟并驾齐驱。徐邦达主编的《中国绘画史图录》载有陶成的《云中送别图卷》,人物形神兼备,衣纹线条流畅,款曰“成化二十二年丙午夏五月望后四日也”。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另所著《北观》已失,仅存序。 京剧鼻祖—高朗亭 高朗亭(1774-1827年),艺名月官,清徽调演员,演花旦,以演《傻子成亲》一剧著名。祖籍宝应,住县城北门外安徽会馆附近。他生性聪慧,扬州三庆班班主收他为艺徒,曾到杭州、扬州等地演出。17岁于徽班扬州三庆班领衔主演,30岁始任该班班主。善南北曲(昆曲),兼工小调。清高宗弘历曾多次观看高朗亭演出,对他的演技备加赞赏。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为庆祝弘历80寿辰,征调三庆班进京献艺,轰动京师。嗣后,扬州的四喜、春台、和春与三庆四大徽班经常会演于北京的广德楼、千篇一律秒楼、三庆园和庆乐园等著名戏园,而高朗亭之三庆班始终居于领衔地位,誉为“京都第一”。高朗亭38岁时被清廷内务府委为“精忠庙”会首,负责解决伶界纠纷,筹建梨园益事业。高朗亭大半生是在北京度过的,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正是京剧孕育形成的时期。他从汉剧、秦腔、楚腔、昆剧等剧种及民歌中汲取营养,丰富和发展了徽剧的表演形式和声调唱腔,培养了陈喜官、邱玉官、苏小三、双凤官、沈霞官和沈翠林等著名旦角,为促进徽剧向京剧演变作出了贡献。

任性妖(2015-04-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