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的故乡(一)

家乡区县: 石家庄市行唐县

我不知道的故乡(一)

我的故乡是行唐县,一个没什么名气的小县城,坐落在石家庄的西南部,好多人还不知道石家庄吧,嘿嘿,石家庄是河北省的省会,是一座火车拉出来的城市哦,我们大庄虽然不富裕不出名,但是人民的生活还是很幸福滴。

说实话,如果不是参加这个比赛,我想我是永远不会去想要了解家乡的历史的,我也很感谢这个比赛,这算是一个机会吧,不管是被强迫的还是自愿的,能了解自己的家乡我还是很高兴的。

好了,废话少说,下面我来介绍自己的家乡。行唐县虽然默默无闻淹没在中国众多的知名县城之中,但是不得不说的是行唐还是有很多自己的特色存在的。首先,这是一个古县,早在公元前291年(赵国赵惠文王八年)置南行唐邑。秦置南行唐县,北魏去“南”字为行唐县,后曾易名章武县、永昌县、恒阳县等。因此在2009年被认定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在行唐县城南,玉城公园旁边,有一块大石头,上书“千年古县”,成为行唐县的标志性建筑。

我们的县城历史悠久,自然会有很多古遗址喽。据我查资料所知,我们这里的古遗址真心不少,比如说南王庄新石器遗址、战国遗址、唐代遗址等久远的历史遗址,这些遗址着实是我国的一大遗址财产。除了古遗址,还有不少古墓葬群,有战国墓、汉代墓群、隋唐墓葬群等历史久远的墓葬群,对研究古战国、汉、隋唐等文化也是一大贡献啊。

除此之外,古建筑也是有保存的。琉璃装饰的琉璃庙、在清代被多次重修的城隍庙、始建于北齐的封崇寺、佛家文化的文庙大成殿还有伏魔阁。这些古建筑虽然没有那些著名景点的古建筑宏伟阔大,震撼人心,但这也是古代文明的传承,而不管是否被人看重,至少我们很好地保存了下来,使县城人们能更清晰地看到古代文化而不是对着古装片臆想。

清明的时候我去洛阳赏牡丹了,说道洛阳自然少不了要到龙门石窟走一遭,我确实是被古代人民的精湛技法以及那沧桑厚重的历史感给震撼到了。不过,说到石窟,我么县城也有石窟哦,不敢相信吧,说实话,我也不敢相信,要不是这个比赛,我还真不会知道我们县城还有石窟呢。

自然,我们县城的石窟与龙门石窟不可同日而语,但是这也是古代雕刻匠师的艺术结晶啊。据我查资料得知,我们县城的石窟一共有三处,分别是九顶莲花山石窟、西彩庄东平峰石窟以及两岭口摩崖石刻。

九顶莲花山石窟 位于梨沿庄村北、九顶莲花山主峰的南面,建于清代,现存石窟及残碑四座、石灶两处、石臼一处并有大量砖瓦。石窟座北朝南,拱形窟门,高1.5米,进深3米,宽2.1米,拱形顶高2.1米。正面依窟刻供桌一张,雕弥勒佛一尊,高0.8米;石壁雕千手菩萨一尊,高1.75米;供桌左下角浮雕跪式小神像一尊,高0.8米;在浮雕左上角刻坐式小神一尊,高0.2米。

西彩庄东平峰石窟 位于西彩庄的东平峰上,在一块突出的半圆形巨石壁上凿有方窟,窟内有两座彩塑造像:主像是释迦牟尼,另一尊是左侧的协持菩萨。石窟座北朝南,高2米,四边各长2米,平面基本呈正方形。窟内两尊彩塑着力刻画了衣纹、手势、面容等细微之处。塑造年代为金、元时期。

两岭口摩崖石刻 在两岭口村东北阿牟院遗址,东侧的一块长4.5米、高2.5米的巨石上,雕刻石龛54个,佛像56尊,左侧刻有“大定十一年(公元117年)岁次辛卯”,是河北省首次发现的有具体纪年的金代石刻,为研究金代石刻艺术提供了一个较为准确的标尺。(注:此三处石窟的描述来自百度百科)

行唐县还有很多古代的文化遗产,古道、古桥、古城、古币以及近代历史上中国的红色记忆等等,还有好多好多可以与大家细细道来的好玩的东西,咱们下次再见吧n(*≧▽≦*)n

(下面这张图就是行唐县的孔雀湖哦,很漂亮吧)

dandelion(2015-04-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