蜕变中的袁家村

家乡区县: 咸阳市礼泉县

礼泉县烟霞镇的袁家村,离西安有一个半小时的路程。全村60余户300余人,500亩地,上世纪70年代是陕西省先进模范村之一。袁家村是个移民村,全村60户人有九个姓。当时有句顺口溜:点灯没油,耕地没牛,干活选不出头。12年换了35任队长,越换越穷越烂,不仅村里没积累,还欠了上万元的债。1970年郭裕禄出任袁家村第36任队长,领着全村村民改土造田,苦干实干,连续9年实现了面貌的全面改变。1979年改革开放,郭裕禄积极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在搞好农业的同时,实践工业富村的战略,先后办起了砖瓦窑、石灰窑、水泥厂、水泥预制厂、硅铁厂、建筑公司、汽车运输队等多个企业,外引内联,滚动发展,积极在西安等地开发旅游项目和石油运输产业,村集体发展壮大得很快,1993年,袁家村成立了农工贸为一体的集团型企业——袁家农工商联合总公司,下辖12个子公司。当时在全国都有点名气,华国锋、李瑞环等都到过村里,“袁家村”村名也是时任国家领导人华国锋写的

杨航(2015-04-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