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张坝桂圆

家乡区县: 泸州市江阳区

  相传江苏兴华(江苏杨州地区)突现孽龙,其所到之处,堤岸断裂,田园尽毁,民不安居,谈龙色变。一后生名曰“桂圆”,立誓为民除害。乃组织民众,于孽龙出没之处,大挖陷阱,以待孽龙陷入。一日孽龙出,桂圆手持钢钎,奋勇上前,一跃刺入孽龙右眼,龙眼拽出。孽龙巨痛难忍,拼命挣扎,吼声慑人心魄。桂圆奋不顾身攀踞龙头,一手执龙角,一手举钢钎,奋力刺向孽龙左眼,左眼拽出。孽龙垂死挣扎,重创桂圆;桂圆拼命博斗,拽龙不弃。忽闻一声巨响,桂圆、孽龙一并坠入陷阱,孽龙气绝。众人欲救桂圆,然桂圆已气息奄奄,双手仍牢牢拽住两只龙眼。民众为纪念桂圆,建墓于搏击之处,将桂圆并龙眼合葬墓中。数年,墓侧长树两棵,干粗而枝繁,叶茂而实圆,累累垂垂,满树皆金。圆果酷似龙眼,剥而食之,味美甘甜,故时人以“龙眼”称之;又因“桂圆”壮士与“龙眼”葬于一处,又称之“桂圆"


  泸州桂圆,有着辉煌的历史。据史书记载,泸州桂圆栽培史不下2000年,可上溯到汉代。西晋文学家左思《蜀都赋》所言"旁 挺龙目(即龙眼),侧生荔枝,布绿叶之萋萋,绍朱实之离离。"即言及泸州桂圆。而张坝桂圆林,至少可追溯至清代"湖广填四川"时,已有两百年左右的历史。

张坝是一个天然的“植物园”,现有桂圆树1.5万株,荔枝1000多株,楠木1000多株,柑桔上万株。其中上百年的树木6000多株,主要为桂圆树。


张坝桂圆作为中国内陆桂圆种质基因库,作为北回归线以上桂圆次适宜地带最集中的具有上百年历史的桂圆树人工造林,其植物学价值一如动物学中的大熊猫。以旅游而言,这片离泸州中心城区仅千米之遥的江边绿荫,则是四川生态环境旅游和观光农业最理想的场所。张坝是他们考察四川继大邑刘氏庄园的人文价值之后,在自然资源方面的又一大“发现”。于是,沉寂了两三百年的长江之珠“出土”了,迅速被列入川南国际游的重要景点。

—小熊熊—(2015-04-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