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山烧是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同山镇的特产。诸暨同山烧,清香型白酒,素有“江南小茅台”之称。酒质清澄,口感甘洌,其中尤以同山醉美,被称为南派清香典范。
同山烧,因产地在浙江省诸暨市同山镇而得名。同山烧以诸暨特有的高脚拐糯高粱为原料,取同山镇上汲龙水酿制而成,因地处盆地,常年恒温窖藏,因此酒质清澄,口感甘洌,其中尤以同山醉美,被称为南派清香典范。同时,虽然同山烧是一种白酒,却因其独特的酿造工艺,酒色红润,倒在杯中,恰如红玉入尊,因此也享有“酒中君子”之称。
同山烧的酿造工艺传说源于酒祖杜康,数千年来,经过当地百姓的不断改良,以至于成为一种极具特色的“南产北酒”。其中同山镇的西源村又是同山镇0产优质同山烧的代表,西源村地处同山镇下庄,位于盆地腹地,临山傍水,地貌特征犹似茅台镇。都说白酒的品质离不开产地,产地离不开温度水源,西源村位于北纬29.6°,恰位于全世界都公认的名酒带上;其自身又因丘陵地形中独特的盆地气候,使得酿酒所需的有利微生物种群集结在西源湖上空;精选的高脚拐糯高粱更是好酒的原料保障;加上当地人世代相传的古法酿造技术,天时地利人和,一坛好酒由此而成。
起源
同山烧作为一种民间古酒,究竟始于什么年代已经无法考量,史界坊间也众说纷纭。目前对于同山烧的最早记载见于《吕氏春秋•顺民篇》“越王之栖子会稽也,有酒投江,民饮其流,而战气百倍”。根据这一记载,早在2500年钱的古越国,同山烧就已经盛行了,这一历史几乎超越了我国所有知名白酒。
同山烧的酿造工艺传说源于酒祖杜康,数千年来,经过当地百姓的不断改良,以至于成为一种极具特色的“南产北酒”。其中同山镇的西源村又是同山镇中出产优质同山烧的代表,西源村地处同山镇下庄,位于盆地腹地,临山傍水,地貌特征犹似茅台镇。都说白酒的品质离不开产地,产地离不开温度水源,西源村位于北纬29.6°,恰位于全世界都公认的名酒带上;其自身又因丘陵地形中独特的盆地气候,使得酿酒所需的有利微生物种群集结在西源湖上空;精选的高脚拐糯高粱更是好酒的原料保障;加上当地人世代相传的古法酿造技术,天时地利人和,一坛好酒由此而成。
制作工艺
首先是将产于当地的高脚拐糯高粱收割并脱粒,之后再蒸熟,加入酒引发酵。
发酵一段时间后,选个好日子,邀请制酒师,支起特制锅炉烧制。
桶的一侧有两个洞。一个洞是排冷水的,另一个洞里流出的就是香气四溢的白色同山烧酒液。刚出炉的同山烧酒精度在80度左右,很是猛烈。
烧过的高粱渣。
P.S:制酒师将发酵后的高粱倒入制酒桶内,再加上盖子。盖子上端像个冷却池,不断有凉水冲入。下部则用木柴旺火烧。
我们见到的同山烧为什么会是红色的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原来在同山烧酒入坛时,放入几根高粱杆。高粱杆自身是红色,在白酒中浸泡后,酒就变成了红色。
同山烧最大的特色在于其红玉般的光泽,一般人说起白酒,自然便想起“酒色通透,无色自香”,然而同山烧则恰恰以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造工艺,天然形成红玉之色,与马剑茶、山下湖珍珠、枫桥香榧一起成为“诸暨四美”。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