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第一条水泥马路

家乡区县: 浙江省临海市

    上世纪60年代初,临海县新大街开辟,主要街口几座高楼陆续建成,初现新貌。由于新开街路大都是泥土路,虽则铺上沙石路面,菜市场买卖,车辆行驶,路面破损高低不平,一逢大雨,又被冲刷成坑坑洼洼,泥浆横流,一片汪洋,群众意见大。当时国家经济困难,物资紧缺,每年只能用沙石修修补补。为了出行方便,街边居民自发在家门口,平整路面,铺上石块,雨天出行,多是沿着屋边走,十分不便。
    1963年,国家决定在临海建设海防通道,投资300万元,建大桥一座,省交通厅负责设计施工,于1964年7月动工,我兼任大桥指挥部副总指挥,在建桥中,中央划拨的有批水泥,因达不到500号以上标准而不能使用,堆放在仓库中。当时我想,如果能给我们铺路那该多好。于是,我试着同建设大桥的几位工程师商量,质量不好的水泥能否先借给我们铺新开大街?他们说,这批水泥铺路质量是没问题的,待我们研究一下。第二天,吴工程师对我说:“按规定国家专用物资是不能动用的。考虑到你们确实需要,我们就强调质量不合格,调回去又要增加费用,同意给你们铺路。老实说,临海也没有这么多水泥计划,这批水泥就作为支援地方建设,技术上我们帮助指导……”当时我提着的心中的一块石头落地,高兴极了,十分感谢大桥建设指挥部领导和工程师们。立即开会研究,决定先铺路面最差的跃进路一段,即从临天路口至跃进路(巾山路)交叉口,长300多米,在原宽22米的路面中心铺水泥路宽16米。
    为了保证保质保量按时铺好水泥马路,成立工地现场指挥部,以城关工程队为主,抽调精兵强将,组织二支突击队,划分二地段,开展竞赛,你追我赶争先进,日夜奋战在工地上。累了,互相轮换打个盹,熬红了眼,不叫一声苦。后勤服务班子紧紧跟上,早早架好照明灯,送茶、送水、送饭。商业部门组织现场供应点,八宝饭、绿豆汤等,居民群众自觉参与,那里需要就到那里去。当时,铺水泥路还是一件新鲜事,附近乡村群众闻讯,纷纷赶来观看,全城沸腾了。在大桥指挥部吴工程师现场技术指导下,经七天突击,有史以来,临海第一条水泥马路完工。为保证新马路质量,组织养护队伍,日夜轮班站岗放哨,经过28天保养,一条宽阔的水泥马路建成了。开放那天,就地召开庆祝大会,敲锣打鼓,剪彩,附近乡村群众闻讯赶来参加,人山人海,喜气洋洋共同庆祝临海第一条水泥马路的诞生。

 

    我的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wm23.cn/kaikaixinxin 

lihaijing(2015-04-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