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磁县 磁县名人赵秉文

家乡区县: 邯郸市磁县

五一假期过去了,之前和小伙伴们介绍的磁县景点去看了吗?介绍的好吃的觉得怎么样呢?既然假期过去了,今天就和大家介绍一位名人赵秉文。让大家更深入的了解磁县的历史名人。

赵秉文(1159~1232)金代文学家。字周臣,号闲闲。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17岁参加乡试,27岁中进士。金世宗大定二十五年(1185)登进士第,金宣宗兴定元年(1217)拜礼部尚书,兼侍读学士,同修国史、知集贤院事,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金史》有传。大定二十五年1185进士,明昌六年1195,入为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尝与金代书画名家王庭筠等大臣私议,下狱。章宗不愿以言论加罪于人,获免。赵秉文生性好学,诗文书画皆工,在当时颇有文名。其散文所表现的哲学思想,以周程理学为主,宣扬仁义道德性命之说。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善草书。著作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等。

赵秉文工诗﹐能画﹐擅长梅花﹑竹石﹐着有《滏水集》。书法初学王庭筠﹐后更变学苏轼。其书法有米芾的风规﹐表现为结字紧劲﹐书势凌厉﹔后来又兼有苏字丰满沉厚和刚劲倔强的书姿。晚年书法功力大进﹐尤以遒劲的草书见长。性好学,自幼至老,未尝一日废书。工书画诗文。

赵秉文是金代重要的作家之一,诗、文、书、画皆工,自大安三年党怀英死后,即继而为文坛盟主。由于章宗后期沉湎声色,朝廷上下侈靡成风,浮艳尖新的文风随之而滋长。赵秉文不满于这种文风,力图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和政治影响加以挽救,因而被元好问誉为挺身颓波,为世砥柱(《闲闲公墓铭》)。刘祁则指出:南渡后,文风一变,文多学奇古,诗多学风雅,由赵闲闲、李屏山倡之。(《归潜志》卷八)赵秉文诗宗法-,七言长篇笔势纵放,律诗壮丽,小诗精致。他没有忘怀世事,歌管年年乐太平,而今钲鼓替欢声。裴公祠下无穷水,好乞余波为洗兵(《济源四绝》之一),感慨于金代由盛而衰,明白晓畅而余韵不绝;胡兵数道下山东,旌旗绛天海水红。胡儿归来血饮马,中原无树摇春风(《从军行送田琢器之》),揭露蒙古军队的暴行,也颇能激动人心。他的散文往往出于经义名理之学,长于辨析,议论横生。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20卷,有《畿辅丛书》本,《四部丛刊》影汲古阁抄本。赵秉文之文“长于辨析,不以绳墨自拘”,他与礼部、吏部尚书杨云翼共文墨论议及政事,代金朝文柄,被称之“金之巨擘”、“文士领袖”,时人号“杨赵”,刘祁《归潜志》评赞他“字兼古今诸家,及晚年书大进。”“赵闲闲平日字画功夫最深,今日后进中作文者颇有三二人,至吟诗者绝少,字画亦尤也,以是知公所长。”《金史·赵秉文传》:“字画则草书尤遒劲。”元好问称他暮年的书法“备钟、张诸体,别有一种风气,令人爱之而不厌。”

赵秉文好书,以真名重,人多求之,甚以为苦。他在礼部厅壁上榜:“当职系三品官,为人书扇面失体,请诸人知。”致仕后,他苦人求书,于宅门首书曰:“老汉不写字”。但相识辈强请,亦不能拒,若其心不喜者,虽恳求不得。有一僧求公作化疏,以钉钉其手于公门。秉文闻之,遂出,礼之,为作疏且为书也参见刘祁《归潜志》。赵秉文以书名世,其真迹流传绝少。清代学者叶昌炽访求碑、拓20余年,藏碑拓、石刻八千余件,仅在碑刻专著《语石》中记载赵秉文书碑、铭两通,即“金承安五年《盖公和尚行状铭》”、“金正大四年《叶令刘从益惠政碑》”。流传书法作品有《金赵霖昭陵六骏图题赞》﹑《宋朱锐赤壁图题词》等﹐刻本有《书苏轼赤壁赋》等。

 

索翠(2014-05-0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