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曾涛

家乡区县: 邛崃市

 

2013年5月下旬,参加“4.20”芦山地震——芦山县宝盛乡玉溪村抗震救灾的曾涛同志回到邛崃市国土资源局临邛片区国土所上班不久,由宝盛乡玉溪村大柏树组等三个组组长和村民代表组成的锦旗护送队伍相继将“国土卫土、爱存宝盛”,“情系灾区、奉献爱心”,“兵之本色、大爱无疆”三面锦旗送到邛崃市国土资源局,对该局培养出像曾涛这样的“国土卫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芦山“4.20”大地震中,曾涛同志肩负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忠诚和一名预备役士兵的责任以及邛崃市国土资源局民兵应急小分队队员的使命,全力投身于灾区一线救援,用满腔的军人情怀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和国土卫士的铮铮誓言。曾涛在参加“4.20”芦山地震宝盛乡玉溪村抗震救灾一线中表现突出,被四川陆军预备役高射炮兵师记个人三等功一次,他的事迹经四川省军区《国防时报》记者采访报道后,先后在人民网、中国网、央视网、中国日报网、中青网、中国军网、凤凰网、大公网等多家知名网站相继转载发表,在全国各大媒体引起较大反响。

 

2010年下半年,受利益的驱使,有人在辖区内的桑园镇马鞍村河滩地非法挖沙取石活动十分猖獗,他们白天偷着干,晚上大胆干,用人工挖,机器装,破坏耕地,盗取矿产资源,群众举报、上访不断,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曾涛看在眼里,心急如焚,下决心一定要把这种势头遏制下去。在与邛崃市国土资源局执法监察大队汇报后,主动协调临邛镇政府规划执法队密切配合,白天抓,晚上逮, 24小时蹲守。有一天晚上,曾涛还不小心掉进了当地农民挖的地边小粪坑。经过反反复复,两个月的时间抓获了挖掘机、装载机等8台机具,没收铁铲、小推车等人工挖砂工具50余件,硬是将非法挖沙给镇住了。他常笑说,“看他龟儿子有好多机具拿来没有”。管执法,有威胁,也有诱惑。就是桑园沙场执法,有人在电话上威胁他,“你娃敢再当“搅屎棍”,老子剁了你的脚,灭了你全家”。曾涛也回敬说“你有胆的报上姓名来,有共产党给我撑腰,我还怕你吗?”。见硬来不行,有的人动用曾涛的亲戚朋友,劝他不要把事情做绝了,临走时还以给孩子发压岁钱的名义,悄悄塞一叠钱给他的女儿,都被曾涛义正词严地回绝,“你不要把我弄进监狱,我是从来对事不对人的”。

去年上半年,临邛镇白鹤村非法开采红砂石的接连发展了二十余家,成天机器轰鸣,尘土飞扬,山垮路断,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这还非法开采者联手对抗,企图以既成事实要挟政府和国土部门。曾涛坚持原则,会同所上的同事及时到实地取证上报,邛崃市国土资源局执法监察大队联合临邛镇等相关部门,组织人员进行清理,扣留违法开采机具,没收非法开采出来石材,打击了非法开采红砂石的嚣张气焰,使矿产资源管理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受到成都市国土资源局执法支队的肯定和赞扬。

 

“刘局长,芦山地震了,我作为预备役的一名士兵,我今天看到和听到灾区急需救援人员,请批准我参加救援!”

“吴团长,如需要我去参加救援,请一定叫上我,我时刻都在待命,随时准备出发!”

4月21日早晨6:00,四川预高炮师第一团后勤装备处处长邓文刚给曾涛来电:请速组织四五百人的熟食急送高何镇靖口村!

曾涛接令后,马上换上军装便积极行动起来,离家时,他爱人赵建拉着他的手,有些不解地说:“你看你脱下军装都好多年了,现在的这军服只不过是二线部队的服装,平时穿着玩玩就行了,你还当真呀?再说,你现在是上有老,下有小,万一……你叫我们怎么过呀?”安置好10岁女儿和父母于安全处后,

妻子的担忧,他何尝不知,他微笑着推开妻子的手,安慰她道:“你老公曾经是军人,现在虽然是民兵预备役军人,但我有一颗军人的大爱之心,作为为战士,不管是在一线还是二线,在我眼里,军装都是一样,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也都是一样!家中的事儿拜托你,等着我的凯旋归来!”,并叮咛妻子一定要照顾好他们小学四年级10岁女儿和年迈的父母。

说完,他开车驰出了家门……

21日晚8时,曾涛与团卫生队的军医赵宇来出现在靖口村,连同他们一起出现的,还有四五车满载救灾物资的车队,他们的到来为全团参加抢险的官兵和受灾的312名灾民提供了热食保障。

筹措物资 救民于水火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同日,负责全团后勤保障的曾涛在率车购置物资时,一辆停靠在邛崃市高何镇受灾群众安置点门前的黄色电力抢险车,此刻在他眼里犹如“救命稻草”——因为邛崃交界处的镇西山往芦山方向的宝盛乡玉溪村在震后已经停电,震后的玉溪村村民,不畏惧灾难带来的挑战,却害怕黑夜带来的恐惧。白天,大家都积极乐观的在预师一团官兵的帮助下开展自救,可一到晚上,两眼一摸黑,什么也做不了,大家便开始消极悲伤,不少孩子一到晚上就开始哭闹!

“没有电,村民的心也‘亮’不起来!”想到这,曾涛一个箭步冲到车前,焦急的询问车旁身着橘红色工作服的抢险队员:“你们是电力抢险队吗?前面翻过山有一座村子已经几天几夜没电了,信号也不通,环境条件恶劣,急需通电!”

接到这一紧急求助后,国家电网四川电力(成都)共产党员服务队支队队长刘源一刻不敢怠慢,赶紧带着曾涛向成都电业局抗震抢险邛崃现场指挥部指挥长但晓波作了汇报。

10分钟后,由刘源任队长的电力抢险查勘小分队整装出发。

然而短暂欣喜之后,曾涛的担忧也随之而来:据了解,从邛崃前往玉溪村需翻越十多公里的镇西山,就在灾情发生后的第二天,一位女志愿者在向灾区运送救援物资时就是在这条路上被飞石砸中不幸去世,她的事迹经中央电视台报道后,大家便将这条路称为“生死线”。

“我们的车走你们前面,‘生死线’上滑坡路段较多,要有心理准备!”曾涛严肃且认真的叮嘱。

短短十多公里山路像走了半个世纪那么长,沿途陡峭曲折的道路和时不时出现的滑坡路段以及横在路边的巨石考验着大家的“车技”和“胆识”。

曾涛坐在第一辆电力抢险车的副驾座位,表情严肃略显紧张,不停地用对讲机向前方的军车了解路况。半小时后,经历“生死考验”的抢险队终于驶入玉溪村。

在当地老百姓带领下,刘源及五名队员对村子电源点及配网线路受损情况进行了现场查勘,然而结果却让人失望:原来,为玉溪村供电的10千伏响水线因地震全线停电,虽然已经开展抢修,可何时恢复却没有定期,因此,即使低压配网恢复,村里也没有电源。

查勘结束后,刘源决定先回指挥部汇报情况,然后再想办法。曾涛二话没说,跳上车陪他再次穿越“生死线”,一路平安。回到邛崃高何指挥部后,刘源将查勘情况第一时间作了汇报。让他没想到的是,路旁早已集结了60余人的电力抢修队伍,一辆货车上满载救援物资,其中几台小型发电机让他们眼前一亮!

“对!主网恢复前可先用发电机临时供电!”曾涛与刘源有些兴奋。

下午4点20分,布置任务后,国家电网四川电力(成都)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和邛崃供电公司抢险队组成的成都电业局芦山宝盛乡玉溪村电力抢修队正式出发挺进玉溪。

从查勘到大部队挺进,前后不过两个多小时。当村民们看到电力抢险队又返回村子时,激动地跑到村口使劲的鼓掌。

分工、找点、布线、安装路灯和安置点照明设备等一系列工作瞬间展开,玉溪村一下子热闹起来。

18时20分,只听一阵嗡鸣声,第一台发电机正式启动,紧接着,“啪”的一声,玉溪村第一盏路灯被点亮。随后,第二盏、第三盏以及安置点和帐篷学校的灯都亮了!

“来电咯!”看着耀眼的光亮,村民们激动不已,曾涛笑了,预一团的官兵们也笑了。

心装大爱 迎险而上

“哇……”伴随着一阵阵稚嫩的啼哭声,初为人母的玉溪村三合头组的赖晓艳一家在村民们帮忙搭建的简易帐篷里手足无措。赖晓艳依在床上,望着怀中饿得直哭的女儿心一阵阵地疼。儿是妈的心头肉,她只是一再将自己的乳头塞进才出生15天的女儿口中,可因为受地震的惊吓,加上自己的身体原本就瘦弱,以至奶水全无。

“老乡,我给你送奶粉来了!”4月22日晚6时15分,当曾涛带着预一团卫生队的军医赵宇来、李婉霞、李蓉在老乡的带路下,跑步送来5桶奶粉时,曾涛一行的到来,于赖晓艳全家看来,无异是送来了女儿的救命奶。看着宝贝女儿尽情地吮吸着奶瓶里的奶水,赖晓艳拉着曾涛的手,才说了一声“谢谢”,就感动得说不出话来,泪水奔涌而出……

而就在这晚上7时前,玉溪村16位婴儿均收到了预师一团官兵们送来的奶粉,而官兵们为此被群众亲切称为“军人妈妈”、“军人爸爸”,村民们为铭记官兵们连夜送奶粉的恩情,16位婴儿中,有4人改名为“盼军”、“爱军”、“念军”、“建军”。

不抛弃,不放弃!

4月24日,曾涛在向村民了解情况时得知玉溪村马牛山组尚有100多位灾民受困,缺乏生活必需品。

据了解,马牛山组海拔1000多米,碎石路面,道路狭窄,单车通行,且余震不断,山体一直滑坡。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在此危难时刻,我们不上,谁上?”虽然道路危险,但在曾涛脑海里一直浮现着受困乡亲们望眼欲穿的眼神,他在向团首长请示后,积极与地方朋友联系,再次组织了4万多元的药品和5万多元的食品,带车队翻天台山,闯生死线镇西山,躲飞石,避余震,不顾生命危险,与卫生队赵宇来、张章、张益、周娟,李宁一道将4车灾民急需的物资送到受灾群众手中……

5月1日,劳动节。

这一天,曾涛奉命回调原单位,因救援工作告一段落,灾区进入重建时期。

临别之时,玉溪村的村民自发前来为他们的“曾部长”送行(村民戏言曾涛是他们的后勤运输部长),将他团团围住,纷纷叙说着对他的感谢与感激。

知心的话儿说不完,军车终于启动,徐徐穿过1公里的人廊。不满周岁的襁褓抱来了,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拄着拐杖来了,一束束山花,一筐筐鸡蛋,一袋袋慰问品敬献在曾涛面前,热泪盈盈,祝福声声……

5月25日10时,“4·20”芦山大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宝盛乡玉溪村大柏树组群众代表在组长高文智的带领下,放下各自家中忙碌的农活,翻大山赶大巴车,拿着两面绣有“士兵本色 大爱无疆”、“国土卫士,爱存宝盛”、“兵之楷模,情留玉溪”字样的三面锦旗来到邛崃市国土局。高文智用有些哽咽声音对邛崃市国土资源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德军同志说:“我们无法用言语表达我们的谢意。这不是两面锦旗能表达的感谢,我们玉溪村将永远记得他的大爱之恩,记住邛崃市国土资源局配养了曾涛这样的好同志,为我们灾区点亮了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希望,谢谢!谢谢邛崃市国土局!谢谢曾涛!”

袁瑶(2015-04-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