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口古堡

家乡区县: 阳江市阳西县

清朝年间,塘口山区,盗匪为患,民不聊生。当地群众为了防御盗贼骚乱,捐资在塘口河两岸建了周安、永安、泰安、定安、镇安五堡。五座城堡共占地三万余平方米。现保存较为完整的只有泰安堡。 泰安堡位于塘口岸东向7.5公里横山村,是灰沙红泥套土结构。城堡围墙高4.5米,厚1.2米,四角筑有炮楼,城墙设有炮眼,在墙垣上铺筑石桥为人行通道。堡中建有大门,门顶设有防火水池,堡内原设有粮仓、水井、厨房、监仓、诊室等设施,堡内主要房舍仍保存较为完整。

探访古堡触摸200年斑驳时光

草叶上沾满雾水的早春清晨,我们一行从市区出发,往阳西县塘口古堡去。汽车沿着高速路,一步步远离城市,两旁经过的,一会儿是田野,一会儿是山坡。与塘口越来越近时,雨水格外的多。窗外蒙蒙的细雨,一到那山间,变成了烟。同由村镇安堡,就是坐落在这样一个美如画卷的地方。

细雨中的蒙蒙白雾,给在塘口镇的乡村民居披上了梦幻般的外衣,古堡在其间若隐若现,如遗珠般默默矗立。走过断垣,跨过凸石,爬上堡中的尖顶青石,放眼这古堡遗址,揣摩着昔日的建筑功能,想象着堡里当年人们的活动,猜想着遗址留下的谜底。

镇安堡三面环山,处在田野之间,这里刚刚下过一场雨,路是泥泞的。公路边,一条田间小路向镇安堡延伸,仿佛延伸着历史的脚步。眼前那灰黑的墙面,雕刻着岁月的沧桑。墙外边,是栅栏围成的一处小菜圃,几只公鸡在栅栏边悠闲地踱步。

厚重的墙壁下开了一道门,顺着这道门进入这座堡垒,发现里面还住着好几户人家。走进一户人家,厅堂里的人正在绣珠花。80多岁的女屋主告诉我们,她夫家姓邓,古堡是邓姓家族捐资合建的,邓姓家族在这里已经住了将近200年了。当初她嫁过来的时候,古堡还很完整,然而经历公社化运动之后,这里能拆的东西,都拆走了,不管是石头,还是木头,只有这四周的墙壁,怎么拆也拆不动。

院子四周长满了杂草。前几年里面新建的1层楼墙面上贴着白色瓷砖,没有贴的地方,处处斑驳,显得古旧破落。除了外围1米多厚的怎么都拆不走的墙壁能显示当年的光景外,古堡再也找不到往日辉煌的痕迹。

院子的后门一侧,竹蒿疯长,杂乱荒芜。门两侧各有一四方锥形的孔,里面大,外面小。顺着一处乱石,我本想爬到这墙壁上面走走,可惜因为下过雨,太湿滑,只能站在乱石堆上向上眺望,眺望这一米多厚的墙壁,眺望墙壁上顽强生长的杂草,眺望院子里的兴衰印记,眺望过去的时光。

这墙壁上还有许多穿透或没有穿透的小孔。是弹孔,是炮孔,是横梁拆除后留下的孔,亦或是建造一个猪栏又废弃了而留下的孔。这一个个孔,这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孔,串出一段段故事,有200年前的,有100年前的,还有现今的

骆春妍(2015-04-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