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宫庙位于和平县浰源镇山下村水口,始建于明朝中叶,民国二十年(1931)黄载禄等募捐重修。此庙坐西南向东北,依山面水而造,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庙宇主体建筑雅致壮丽,面宽12米,里深11.5米,檐高3.3米。其美观大方,古色古香的外型,丰富的历史文化更叫人驻足寻思。庙宇历经风雨洗刷,白色石灰墙已露出斑驳面容,显得苍迹斑斑。
庙宇为土木砖瓦结构,大门为重檐歇山顶,顶层是直接从门厅内伸出两根柱子承重,三层插斗承梁,插斗上装饰着蝙蝠形驼墩,环转如两个圆球形,主体建筑通面宽三间,进深二间,中夹天井。庙宇的顶部较引人注目,在黑色平整的瓦面上竖立着一座高约米多的牌坊,整座牌坊被两根朱红色的柱子支撑着,牌坊正中有一块小牌,上有“九公庙”三个镏金大字,牌坊下面是一对圆形的木质雕装饰物,精美而细致。踏入红色大门,经过天井,走井正厅,正厅供奉着九公阿公、王母娘娘、东海龙王、五谷爷爷、佛祖等等十二个木雕神像。各神像大小不一,神情各异,栩栩如生。每座神像背后凿有一带盖小孔,内放有记载朝代、姓名、官职的纸条,但已腐朽,其中一张仅能辨认出“大清国天运癸亥左判官”等字样。殿下是一个烟雾缭绕的香钵,左侧还有一个土地爷爷神位。庙厅墙壁上悬挂着香民敬赠的布帘和牌匾,右侧墙壁上还镶嵌有一块半米见方的石牌。在庙宇两侧分别还有两间平房,里面砌有灶台,有锅有筷,供香民煮茶歇脚之用。
九宫庙是专为纪念邹衍而建的。邹衍,战国时期齐国人,是哲学家、阴阳家的代表人物,知识渊博,号“谈天衍”。后来邹姓为了纪念邹衍这一本姓中的杰出人物,专门立庙祭祀,因古人云“九宫算,五行参数,犹如循环”,故称之为九宫庙。现在人们却不管是否姓邹,都会到庙中拜祭,庙中每逢初一十五,都有庙会,特别是每年的十月十三日,庙中还会举办大型的“朝五谷”庙会,四乡各地村民都有参加者,前来祭拜天地,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