沔阳方言

家乡区县: 湖北省仙桃市

沔阳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的西南官话,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正所谓“三里不同乡,五里不同俗”,沔阳方言还可细分,大致为四片。
一是仙彭沙片:以三伏潭镇的夏市为界,往东囊括胡场、城区三办、彭场、沙湖、杨林尾等镇;北抵汉江;南接郭河、张沟、东荆河;东北与长埫口、西流河相交。面积约720平方公里,人口近60万。可以说是沔阳话的代表片。
二是陈毛郑片:三伏潭往西,北抵汉江与天门为邻;西接潜江;南依东荆河与监利相望;东至通海口、胡场。包括郑场、毛嘴、剅河以及陈场、三伏潭的部分地区。面积约690多平方公里,人口40多万。特点是只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没有入声,更切近西南官话主流。
三是沔通郭张片:东、北与仙彭沙片相邻;西接陈场;南抵东荆河与监利、洪湖对峙。面积约570平方公里,人口约30万。以沔城话为代表,明显有京腔的痕迹。
四是西长片:长埫口以东,南接王场一带;北抵汉江;东望汉川、汉阳的扇形地带。即西流河、长埫口的部分地区。面积约416平方公里,人口过20万。
方言是文化的活化石。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句俗话,叫“十里不同音”,生动地描绘了中国方言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出门在外的人,通过方言就能确认谁是自己的老乡。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化不开的乡情是与众不同的乡音所激发的。当浓重的乡音回响在耳边时,我们才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从哪里来,将要到哪里去。
方言不仅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还体现在戏剧、曲艺等艺术领域,被记载,被流传。沔阳戏剧主要有沔阳花鼓戏、沔阳皮影戏两种。曲艺主要有沔阳小曲、沔阳渔鼓、三棒鼓和沔阳民歌等。品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幽默风趣的地方语音给观众带来不少乐趣。因此有这样的说法:戏曲戏剧,娱乐意思,因地不同,各有差异。不管是本地原创,还是移植的文学剧本,只有用本地话来表演,才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

(2015-04-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