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罗永丽,我的家乡在习水,我为我的家乡代言。
习水县位于贵州省北部,东连贵州省桐梓,西接赤水、古蔺,面向重庆,背靠遵义贵阳,是贵州襟川渝、通江达海的前沿窗口。县行政区划面积31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7万公顷,辖9个乡14个镇1个工业经济区、210个村民委员会、15个居民委员会,年末总人口 68.10万人。
乡地理位置:习水县行政区划面积31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7万公顷,辖9个乡14个镇1个工业经济区、210个村民委员会、15个居民委员会,年末总人口 68.10万人,其中少数民族1.05万人,农业人口61.36万人,年内常住人口出生率6.5‰,符合政策生育率95.2%,政策外多孩率0.77%,出生人口性别比得到有效控制;流动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率72.4%。主要矿藏有无烟煤、黄铁矿,森林覆盖率47.6%。
习水位于贵州北部,地处川黔渝结合部的枢纽地带,东连贵州桐梓县、重庆綦江区,西接贵州赤水市,南近贵州仁怀市、四川古蔺县,属大娄山系和长江流域[1]。
习水县地处大娄山山系西北坡与四川盆地南缘的过渡地带,境内属中山峡谷地貌,地势东高西低,最高处海拔1871.9米,最低处海拔275米。
习水交通便宜,习新路、习赤路、茅习路、马合路、仁赤高速公路构建四通八达的交通干道,县内通信设施齐全,程控电话、无线通讯和宽带网络覆盖全县24个乡镇(区),信息骨架网络基本全面形成。
的家乡习水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伏旱;秋季,温度下降快,多绵雨;冬季,多低温阴雨;春季,气温回升不稳定,多夜雨;多阴雨、少日照、湿度大;局地小气候明显;气候的垂直差异十分显著。
美丽家乡习水的文化和历史都值得我们去了解。习水是一片红色的土地。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河”,其中一、二、四渡就在习水境内。红军四渡赤水河留下的指挥部旧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同志住居,青杠坡战斗、梅溪河战斗等红军与川军、黔军殊死决战的战地遗址,红军书写的反蒋抗日标语等长征文化遗迹犹存,是昭示后人奋发向上,排除艰险的精神财富。
习水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经考证,一万五千多年前,便有人类在习水繁衍生息,巴蜀文化的发展和兴盛,在习水这块土地上留下了深远的痕迹。境内摹崖石刻、悬棺、崖墓等文化遗物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
习水交通通信设施齐全。习犁路、习赤路、茅习路、马合路,构建了通向重庆、成都、贵阳的出境通道,成为黔北通向渝川的枢纽和咽喉。县内24个乡镇(区)均开通了程控电话,无线通讯网络基本形成。
以“黔北煤海”、“美酒飘香”扬名于世的习水,有着丰富的矿产、旅游、森林、水能、非耕地等资源,背靠名城遵义市、面向重庆直辖市,区位条件优越,市场前景广阔,招商引资政策优惠,对外开放环境宽松,是投资者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