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故里,位于河南省新乡卫辉市西北十二公里处。东经113o56'-114o02',北纬35o27'-35o33'之间,属太行山东南麓,地跨太公泉镇和狮豹头乡,总面积四十八点五平方公里。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旅游环境于2008年被评为“中国旅游文化示范地”。
姜太公故里风景区旅游资源丰富,是一处极具开发潜力的景区,这里民风淳朴,区内文物古迹众多,始建于北齐天宝七年(公元556年)的“香泉寺”是国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豫北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集亭、台、楼、阁、殿、堂、塔、碑、石窟造像、摩崖石刻等众多文物于一体,是中原地区久负盛名的佛教胜地;西依太行山脉、东连牧野古战场,包括太公墓、太公庙、太公祠、太公故居、太公钓鱼处(磻溪)等,为姜氏宗族和四海后裔寻根朝拜的圣地。这些珍贵的文物古迹充分展示了该区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
公元前1210年农历八月初三,姜太公诞生于卫辉太公泉镇吕村。姜太公亦称吕太公,名尚,字子牙,号飞熊。是中国西周时期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他也是我国二百多个姓氏的血缘始祖。这个传奇色彩颇为浓厚的历史人物,单是姓名就有不少叫法,如《史记汉书诸表订补十种》记载他的名字有:太公望、吕望、周望、吕牙、吕尚、姜望、望尚、师望、姜公、姜老、吕等等。姜太公故里原是姜氏的一个大部落。一九九五年在太公泉出土的唐代墓碑,曾记载着太公泉原叫“姜塬”。据《竹书纪年》上说,姜太公仙逝于“周康王六年”十月二十日。终年一百三十九岁。葬于卫辉太公泉。至今太公泉境内还保留着许多姜太公的历史遗迹,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姜太公墓、姜太公祠、姜太公庙、姜太公吕望表等。每到农历八月初三姜太公诞辰之日,许多海内外后裔组成的姜氏、吕氏宗亲会都会前往姜太公故里寻根祭祖、旅游观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