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地处中国沙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科尔沁沙地南缘。然而就在这荒漠之地却有一个地方荷花盛开,芦苇荡漾,水草丰茂,天鹅、仙鹤翩翩起舞,风光美丽幽静,堪称世外桃源,吸引着很多人去观光考察。这美丽而神奇的地方,就是那木斯莱省级自然保区。
那木斯莱是蒙古语,意为“莲花盛开的湖”,地处科尔沁沙地与东北平原交界地带的辽宁省彰武县的东部四合城乡,生长着世界上纬度最高的野生荷花。总面积7103公顷,其中核心区716公顷,莲花泡76.7公顷。空气符合国家一级标准,保护区内无任何工业污染源。
1987年,彰武县那木斯莱湖自然保护区成立,完成了一些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工程建设,围封天然草场,种植树木,建立沙地绿色生态保护屏障。 保护区物种资源丰富,仅高等植物就有247种,一些沙地植被演替过程中残遗的物种有重要的科研价值,有鸳鸯、白鹤、天鹅、灰鹳等24种鸟类在这里栖息或迁徙中转,是阻止科尔沁沙地南侵、保护沈阳生态环境的绿色屏障。
每逢盛夏时节,在这一片片翠绿圆润的荷叶丛中,一枝枝含苞待放的荷花宛如亭亭玉立的少女,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顿感“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真恰似“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令人深深体会到“何物媚游人,微风动池荷”的柔媚与艳丽。
彰武县是辽宁省辽东湾、辽河等水系鸟类迁徙的重要停栖地,每年有大量的野生鸟类在此栖息、停歇、繁衍。那木斯莱经历数千年岁月的泥潭,没有丝毫微生物腐坏的异味,因为芦苇是天然的“净化器”。在深浅不一的水中,生活着无数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鱼类,形成了生态食物链,为在此停留栖息的鸟儿提供了充足的食物。
这里是白鹤、天鹅、丹顶鹤等珍稀鸟类迁徙的重要停栖地,又是阻止科尔沁沙地南侵、保护沈阳生态环境的绿色屏障。那木斯莱保护区分布着15 目53科277种鸟类,每年在此繁殖的鸟类就有30 多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东方白鹳、黑鹳、中华秋沙鸭、白头鹤、丹顶鹤、白鹤、大鸨、白尾海雕8种;白琵鹭、大天鹅、小天鹅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38种;辽宁省重点保护鸟类有10 种。植物资源中有高等植物245种。野生动物资源中有脊椎动物20 目32 科100 种。这些动植物除了在维持保护区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保护生态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外,还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科研价值。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保护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被人们称为“ 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天然物种库”。它有着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对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听完我的介绍,大家是否已经喜欢上这美丽又富饶的那木斯莱宝地了呢?那就多多关注我们的家乡吧--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