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密度 1982~2000年,全县平均人口密度呈逐年增长趋势。1982年,全县总面积为722平方公里,平均人口密度为322人/平方公里。1990年,总面积仍为722平方公里,平均人口密度为367人/平方公里。2000年,全县总面积缩减为678平方公里,平均人口密度为405人/平方公里,比1982年增加了83人/平方公里,比1990年增加了38人/平方公里。其中,人口密度最高的是城关镇,2000年人口密度达1928人/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最小的是岸上乡,2000年人口密度仅为32人/平方公里。
山区人口与平原人口 全县山区与平原人口分布相差悬殊。1982年,地处山区的方庄、岸上、西村、金岭坡、双庙5个公社,总面积为385平方公里,总人口41071人,平均每平方公里107人;平原地区8个公社,总面积337平方公里,总人口191453人,平均每平方公里568人。1990年,山区5个乡镇总人口56206人,平均每平方公里146人;平原8个乡镇总人口208861人,平均每平方公里620人;2000年,山区3个乡镇总面积仍为385平方公里,总人口54894人,平均每平方公里143人;平原7个乡镇总面积293平方公里,总人口219524人,平均每平方公里749人。
非农业人口与农业人口 1982年,全县非农业人口为11031人,农业人口为221493人;1990年非农业人口为25452人,农业人口为239615人;2000年非农业人口为48287人,农业人口为226131人。1982~2000年18年间,非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比例逐年上升。非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比例1982年为4.74%,1990年为9.60%,2000年为17.60%。非农业人口逐年增多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发展、土地征用、学生分配、复退军人安置等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