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武县云台山风景区简介

家乡区县: 修武县

云台山地处修武县北部,属太行山系,古名覆釜山,俗称“小北顶”,因山势险峻,峰壑之间常年云雾缭绕,故名云台山。景区面积56平方千米。这里层峦叠嶂,泉瀑争流,悬崖峭壁、奇石翠柏遍布山岩,有大小名峰36座,天然溶洞20余个,潭瀑泉池不计其数,素以“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著称。最著名的景观是“云台天瀑”,落差314米,是亚洲单级落差最大的瀑布。瀑布如天河决口,高处汹涌急速,势不可挡,落地形成雾雨,飘飘洒洒,堪称天下奇观。
云台山游览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丰富。据考,早在东汉时期就有帝王及皇室到此采风、避暑;魏晋时许多名士来此避难、隐居;唐宋时受佛教青睐,多处建寺建塔。尤其是唐宋以后,云台山成为文人墨客游山玩水、谈诗论道的主要去处之一。目前,云台山景区保留或正在修复的遗迹及其他人文景观有东汉献帝刘协墓——汉献帝陵,“竹林七贤”隐居处——百家岩,北齐一代佛学国师、少林二祖稠禅师在此建寺——百家岩寺,孙思邈炼药处——药王洞,以及朱元璋敕建的皇家寺院——万善寺等等。
云台山风景区开发建设历经景区申报、开发建设和快速发展期,经过十余年的开发建设,云台山以丰富的内涵、高雅的品位、精美的包装,逐渐成为华夏名山。
1987年12月,云台山风景区被河南省政府列入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1994年1月10日,又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其后,相继申报设立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猕猴自然保护区。
从1991年起,按照“高起点、大力度、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建设方针,完成了云台山风景区的总体规划,并通过专家评审,使云台山初步自成体系。先后开发小寨沟、老潭沟、茱萸峰、温盘峪、子房湖和百家岩等景点;铺设方庄镇至小寨沟停车场15千米的柏油路;整修小寨沟和岸上村两个停车场;开辟小寨沟、老潭沟上下环游路线,在大瀑布对面和小寨沟入口处建立“观瀑台”和“漫水石桥”;在黑石岭、小寨沟、云台山庄宾馆分别修建凉亭4座,在小寨沟和老潭沟入口处修建山门2座;在温盘峪修建栈道,架设小桥,修复宗教名刹“万善寺”。为进一步改善旅游环境,云台山风景区又开通1000门程控电话,修建旅游观光缆车,建成云台山变电站,新建云台山庄、云台度假村、云台宾馆等不同档次的服务设施,设置旅游标志牌50个,修建高标准厕所、大型蓄水池,铺设用水管道,架设高压用电和通讯线路,满足了食、住、行、游、购、娱全方位服务。
1996年,县委、县政府确立“旅游搭台,经贸唱戏”的兴县战略,于当年8月举办了首届云台观瀑节。1999年,确立“旅游兴县,旅游富民,全民动员办旅游”的指导思想,云台山开发建设进入高起点、高规格的快速发展时期。当年,全县筹集资金3500万元,全面展开云台山开发建设大会战,建成景前路、万善寺路、半壁水廊、牌坊、万善寺至茱萸峰人行步道等9项工程。2000年,县政府投资1430万元,完成万善寺停车场、温盘峪步道和售票房等12项重点工程,建成云龙速降工程和子房湖水上乐园,举办了“焦作市旅游推介会暨云台观瀑活动”,云台山风景区与全国60余家旅行社签订了常年合作合同。1995年,云台山风景区门票收入250万元,旅游总收入400万元。2000年,风景区接待游客25万人次,门票收入550万元,综合经济收入3000万元,先后获得“2000年度河南省旅游景区管理先进单位”、“黄金周全国十大旅游热点景区”等荣誉,云台山知名度从河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2001年12月10日 云台山风景区被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1〕288号)命名为国家地质公园。2002年6月8日 云台山景区子房湖内惊现国家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桃花水母。桃花水母是地球上最原始、最低等的无脊椎腔肠动物之一,最早诞生于6.5亿年前。云台山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桃花水母纬度最高的地方,在黄河以北地区也是首次发现。目前,在全国仅有河南、四川、湖北、江苏等地发现。2004年2月13日 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专家评审大会上,云台山国家地质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全球首批28个世界地质公园中的一员,该公园由云台山、神农山、青天河、峰林峡、青龙峡五大园区组成。2007年7月19日,云台山景区获5A级旅游景区。2009年12月17日 云台山景区被第三届中国旅游论坛大会评选为“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

石静远(2015-04-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