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沐雨游子归,情系故乡清明节

家乡区县: 孝感市孝昌县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雨纷纷不变,欲断魂情渐淡。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变迁,每个地域对清明节习俗的沿袭各有不同。有的浓厚,有的淡化。我很庆幸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让我有机会亲身感受着浓蕴的清明节文化习俗。现在我用语言的方式为大家介绍我家乡的清明节。

一、前期准备:(1)在清明前夕,够买足量的香蜡纸炮;(2)清明节前一天(4月4号)将腊肉放到锅里煮到八分熟,取出,放到碗里。

二、折晨柳:早上六点半左右起床,村里的男女老少就会到村口的池边折一些新鲜嫩绿的柳枝,然后各自将各自的成果带回家,再由家中的男主人将柳枝插到神柜上和各个门上。而女主人则会把剩下的柳枝编成头圈,戴在自己的小孩头上。柳枝代表着干净、清明,女主人这样做是希望柳枝能给自己的孩子祛除污浊带来清明,这是我们哪儿的习俗之一。

三、家中祭祖神:(1)插完柳枝后,男主人会在神柜前烧香祭拜。女主人烧火(在我们家乡没有禁火冷食的风俗)做饭菜,为男主人接下来的祭拜做准备。祭拜后,男主人会在堂屋右边门口角落里,厨房火灰坛,大门口右边各插一根佛香;(2)佛香插完后,还要到村里的土地进行庙拜供。男主人会将昨夜做好的腊肉插上一根筷子放到盘子上,再放一瓶酒两个酒杯(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3根佛香,一条鞭炮。拜供土地公公婆婆后,在庙外放鞭炮,表示已经拜供仪式完成;(3)鞭炮放完后,回到家中,男主人还要在家门口外放一个鞭炮,表示已将土地神迎回家;(4)请神吃饭。将桌子(长宽一米的方桌)移到堂屋中下边,在四边分别放两把椅子。然后将未添任何佐料做的半熟的豆腐,圆子,腊肉,鱼块等放到桌子上,再盛八碗饭,放八双筷子,倒八杯白酒分别放到桌子四边。男主人把这些都弄好了,就开始在靠门这边的桌子下边烧纸。等纸烧完后家中祭祖神结束。

四、上坟祭祖:全家到墓给自家祖坟上加土,加完新土后,开始烧香烧纸钱,在烧的同时,从小孩到妇女再到男主人一次下跪叩拜。拜完后,男主人放鞭炮表示祭拜结束。  

在整个祭拜活动中,男主人起着主导作用,而女主人不能插手,更不能亲自主办祭拜。在跪拜烧香时,男主人是不能说话的,小孩子能不能去打扰,尤其在请神吃饭这个过程,一般女主人会看着孩子,以免他们不下心碰到桌椅打扰到祖神吃饭。这就是我家乡的清明节,是不是感觉很有趣,还带有浓厚的文化传统。

 

songkran(2015-04-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