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木赞歌

家乡区县: 潮州市湘桥区

本报讯 (记者 邢映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潮州又添一文化瑰宝!一部洋溢着今古潮州名士风流的书法珍品——由93岁高龄的饶宗颐先生录写的王大宝诗文《韩木赞》日前“落户”潮州韩文公祠,不日将以石刻形式与公众见面。业内人士认为,这一书法珍品的“加盟”,将令著名的潮州八景之一——“韩祠橡木”焕发新的生机。

韩祠橡木又称“韩木”,最早见载于潮州八贤之一、宋礼部尚书王大宝的《韩木赞》,在历代潮人中一直有着十分神圣的地位。自宋以来,潮州民间一度流传这样的传说:韩木开花的繁稀,预示着潮州士子登第人数的多寡。虽至清乾隆年间,韩木逐渐枯死,但“韩祠橡木”的记忆却一直活跃在海内外潮人心中。

日前,获知潮州韩文公祠拟辟建“韩木园”种植橡木的消息,一直关注家乡文化建设的饶宗颐先生十分高兴,欣然挥毫泼墨,用两天时间录写了王大宝的《韩木赞》并将其赠与潮州韩文公祠。

这件行草珍品由两张八尺宣纸构成,笔丰意满,气韵生动,略拟苏东坡丰腴笔意,却又处处洋溢着饶宗颐先生的风神气骨,体现先生“立体以树骨力,究用以尽风采。于运腕、运指,均所不取,而运之以身体……纯以气行”的论书主张。

饶宗颐先生女儿饶清芬女士前天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透露,饶老近年来已甚少书写这样的鸿篇巨制,“但因为是家乡的事,是王大宝的文章又是准备存放在潮州韩文公祠的,所以他很用心,投入了很大的精力。”

《韩木赞》全文如下:
潮东山上有亭,唐韩文公游览所也。亭隅有木,虬干鳞文,叶长而傍棱,耆老相传公所植也,人无识其名,故曰韩木。旧株既老,类更滋蕃。遇春则华,或红或白,簇簇附枝,如桃状而小。每值士议春官,邦人以卜登第之祥,其来旧矣。绍圣四年丁丑开盛,倾城赏之,未几捷报三人,盖比前数多也。继是榜不乏人,繁稀如之。最盛者崇宁五年、宣和六年也。今不花十有五载,人材未遇,或时运适然,未可知尔。大宝尝读苏端明为公庙碑,论能不能有天人之辨。窃观公植之木,能逃化机,为一方瑞,夫岂容伪?殆其善教之道,及造物而藏诸用,使潮人思慕千万年莫之厌者矣,碑何以不书?未盛也。盛而无妄,邦人诚之;诚而不书,天下后世曷然之?夫鸟兽草木之奇,符于前事谓之瑞。箫韶仪凤,周亩嘉禾,各以类应。公刺是邦,命师训业,绵绵厥后,三百余年,士风日盛,效祥于木,理之宜然。若乃术业荒忽,惟瑞之证,叔世妄诞者之为,君子鄙之!为之赞曰:召公之棠,孔明之柏,既咏勿剪,且歌爱惜,瞻彼韩木,是封是沃,匪木之渎 ,德化惟服,化隆而孚,华繁以符,邦人励之,此理非诬 。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idowhatido

我的新浪微博主页:http://weibo.com/goodmanIvan

我的新浪博客主页:http://blog.sina.com.cn/u/2963345841

我的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14155224.html

远方的朋友,潮州人民欢迎你!!!

1001夜(2015-04-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