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旦,姬姓,名旦,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因采邑在周(陕西岐山),称为周公。他协助武王姬发,完成了兴周灭商的大业。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由他摄政。其兄弟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不服,联合殷纣王之子武庚和东方夷族反叛。周公率师东征,经三年战斗,平定了叛乱。
周公平叛之后,为巩固周的统治,建立了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基本特征的权力分配制度--宗法制,并以宗法制为基础建立"分土封侯"制,:更营建洛邑(今洛阳)作为东都,以加强对东方的控制。他还制礼作乐,建立政治、军事、刑罚等各种典章制度,确立了周朝的统治体制,周公主张"明德慎罚"。《尚书》的《大诰》、《康诰》、《多士》、《无逸》、《立政》等篇,记载了周公治国的思想和言论。周公确立的周朝统治体制,他的思想和言论,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奠定了中国几千年古代社会的统治基础。
成王成人后,周公还政于成王,千古传为美谈。周公营建洛邑并长久居洛,与洛阳有着密切的关系。几千年来,洛阳人都尊敬周公,把周公作为吉祥、胜利的象征
老子
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楚国苦县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曾洛阳做过周朝的守藏史。老子幼年牧牛耕读,聪颖勤快。老子遗留下来的著作,仅有《五千文》也叫《老子》。它是老子用韵文写成的一部哲理诗。它是道家的主要精典著作,也是研究老子哲学思想的直接材料。《道德经》一书是一个唯物主义体系,并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它宣扬自然无为的天道观和无神论。其唯物主义体系的核心是“道”,老子反对天道有知,提出了天道无为的思想以及“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即道是构成万物的基础,道并不是意志有目的的构成世界万物,道是世界万物自身的规律。老子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秦《?一前284年)字季子,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洛阳人。他少年时,与张仪、庞涓、孙膑是同学。出身于"负笼操舀"的农民家庭。
起初,他出游数年,鼓吹"兼天下之术",游说失败,"大困而归"。到家时,"妻不下红,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从此,"头悬梁,锥刺股",发愤读书,潜心研究韬略。
公元前315年,苏秦来到燕国,献身于强燕弱齐的事业。苏秦以成功的反问活动破坏了秦、齐关系,使燕大败齐国。从此,苏秦以非凡的才能,"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抗",得到:r 六国国君的赞赏,拜苏秦为六国宰相,授权他管六国臣民,号称纵约之长。当他路过洛阳时,浩浩大队人马,连周天子也布置为他打扫道路,好不威风。回家时,父母"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嫂"蛇行匍伏"。因苏秦为纵约长,"强秦不敢出函谷关者十五年"。后来,秦惠文王接连派使者到六国去进行离间活动,公元前284年,当苏秦到齐国去调解矛盾时,被凶手杀死。
烟愁雨啸奈华生, 宫阙簪椐旧帝城。 若问古今兴废事, 请君只看洛阳城。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