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印象之永嘉学派

家乡区县: 浙江省永嘉县

   温州与永嘉分别有“东南邹鲁”和“溪山邹鲁”之称。同时,以薛季宣和陈傅良为代表的永嘉先贤们把中原学术和文化带到永嘉,并经过传承、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思想流派——永嘉学派。

  在商品经济繁荣发达的瑞安,青年叶适深深地认识到了工商业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直面淋漓反对传统的“重农轻商”思想。嘉定元年(1208年),叶适举家迁居至永嘉水心村(现为温州鹿城区),深居简出,潜心研究学术,直到嘉定十六年(1223年)逝世。在这十六年间,叶适进一步研究了永嘉事功之学,他不仅继承了薛季宣、陈傅良的事功思想,还吸收了以陈亮为首的“永康学派”和以吕祖谦为代表的“金华学派”的事功之学,逐步建立了“永嘉学派”的事功学说体系,真正成为“事功之学”的集大成者。

 

  “永嘉学派”的“事功之学”学术思想强调:
  首先,“道不离器”是格物之本,为学务实,关心世事;“读书不知接统绪,虽多无益也;为文不能关政事,虽工无益也;笃行而不合于大义,虽高无益也;立志而不存于忧世,虽仁无益也”。一切空谈义理皆无益也。
  其二,在政治和教育上,“学与道合,人与德合”,“实政与实德双修”,杰出人物的“实德”是在“实政”的活动中培养出来的,“讲实理,育实才而求实用”。
  其三,在伦理方面是“义利双行”,即“道义”与“功利”相结合,“古人以利与人,而不自居其功,故道义光明,儒家学者董仲舒之论,既无功利,则道义乃无用之虚语耳”,“以利和义,不以义抑利”。
  其四,在推进经济发展上,反对传统的“重本抑末”思想和政策,“夫四民(农工士商)交致其用而后治化兴,抑末厚本非正论也”,“通商惠工,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大力发展工商业。
“事功之学”言简意远,而今细细读来仍有深远的现实指导意义:
“道不离器、为学务实”,就是地地道道的唯物论者,尊重物质的第一性,是“求真务实”的先行者;
“实政与实德双修”就是强调执政者注重“德”字为上,执政为民;
“义利双行”就是要以人为本,没有“利”,就无从谈“义”。
“通商惠工,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贷币,”就是提倡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
  一言以蔽之,“功事之学”于今仍有指导意义,“永嘉学派”仍需我们后人发扬光大。

xuxingxing(2015-04-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