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简介:" />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简介:
澄海区地处广东省东部潮汕平原韩江出海口,韩江四条支流东里河、莲阳河、外砂河和新津河自北往南呈扇形流经全区,注入南海。海岸线长达66.9公里,浅海滩涂总面积为121.33平方公里,海洋资源很丰富。位于东经116度41分 --116度54分,北纬23度21分--23度38分之间。东南濒临南海,西北与潮州交界,西南毗邻汕头市区,东北连接饶平县,东与南澳岛隔海相望。全区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素有“一山一水八分地”之称。
澄海区旅游景点:
德华民俗文化公园、陈慈黉故居、莱芜风景区、莲花山温泉度假村、盛安百草园、樟林古港、秀夫宅第、盐鸿莲花山生态园、寨城旧迹、科隆千树园、西塘幽翠等。
澄海区地方特产:
【双烹粽球】端午节,潮汕也有吃粽子的习俗。潮汕的粽子别具特色,而一种叫“双烹”的粽子在潮汕最富盛名,“双烹”粽子的主要特色在馅料,一个粽子的馅,三分之一的甜馅和三分子二的咸馅。甜馅主要是水晶馅、乌豆沙馅或红豆沙馅和甜糯米;咸馅主要是咸蛋仁、虾米、香菇、腊肠、翅脯、莲子、栗子和南乳猪肉。一个粽子要同时显出咸、甜两味,就必须将咸、甜两种馅料和在一起,但又不能搅均。“双烹”粽子一口咬下去,即甜滋滋,又香喷喷,深受汕头人和海外潮人的喜爱。
【老山合猪头腙】澄海风味独特的小吃很多,但最为出名的莫过于猪头腙。很多远在他乡、远在海外的澄海人,回澄海探亲访友,总不忘要捎回一袋地道道、沉甸甸、香喷喷的猪头腙;澄海人因故外出,也不忘带上一袋猪头腙馈赠亲友,让亲友共品家乡的风味,同温家乡的亲情。猪头腙这种其貌不扬的小吃之所以能风行潮汕,成为人们早点夜宵、佐餐下酒之佳品历近百年而不衰,盖因猪头腙在生产过程中注重用料,注重加工程序,采用纯天然原料配制而成。
【樟林林檎】樟林林檎,原产于檎林老巷林檎,落叶小乔林,每年秋季挂果,果实浑圆,大小如苹果,果皮上隆呈磷片状,似荔枝而大,果肉质细蜜浓,甘甜柔润,清香可口,有独特风味,1986年参加全省优稀水果评比获“广东省优稀水果优质品种奖”
【莱芜紫菜】原野生于莱芜岛周围水中石头之上,尤以东屿居多。菜叶墨绿,薄细,柔韧。晒干后色泽深紫,透亮,无沙。吃用柔脆适中,味道清甜鲜口,营养丰富,富有含蛋白质,碘及多种维生素,无胆固醇,有抗癌功能。
【橄榄菜】橄榄菜素色泽乌艳,油香浓郁,美味诱人而成为潮汕人日常居家的小菜美食。闻名遐迩。 明代《澄海县志》中载:“物产,果类有橄榄,实小而尖者为佳”。“蔬菜有芥菜,其中可用盐渍。” 橄榄与盐渍芥菜叶(俗称酸咸菜叶),精工煮制成为乌橄榄菜,食之开胃消食,帮助消化,增进食欲。
【澄海刺绣】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与汕头市裕虹抽纱刺绣研究院共同主办的《一针一线潮汕情——裕虹抽纱刺绣研究院暨洪裕静刺绣作品展》在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举行。刺绣工艺师洪裕静凭着对潮汕刺绣技艺的执着追求,在保留传统刺绣题材和技法的基础上,融合了国画、抽纱、书法,创新了一批刺绣新题材、新品种,作品多次获国家、省、市金奖等殊荣。《潮汕情·红头船》的作品,其采用玻璃纱作为底料,是运用潮汕传统刺绣技艺“立体垫绣”制作的“金线双面绣”。该作品画面动感十足,耗时5个月完成。在2014 年中国( 深圳) 文博会上获得“中囯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
【澄海文化】澄海鳌鱼舞 全新亮相申报省级“非遗”,澄海灯谜,澄海蜈蚣舞
澄海区知名人物有:谢易初:正大集团创始人、李智正:大成银行主席、李松坚:上海电器、名园总裁、蔡东青:玩具之王,奥飞动漫总裁等。
澄海区的历史文化: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划海阳县的上外莆、中外莆、下外莆等三都,揭阳县的蓬州、鮀江、鳄浦等三都,饶平县的苏湾都,共7个都置澄海县。县名取“澄靖海氛”之意,隶属潮州府。清康熙三年(1664年),因施行靖边海禁政策,撤销澄海县建制,全县人民全部内迁。至康熙八年,恢复澄海县建制,仍属潮洲府管辖。1949年10月24日澄海解放,成立澄海县人民政府。1959年1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澄海县建制,县地并入汕头市郊。同年11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又恢复澄海县建制。1994年4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澄海县,设立澄海市(县级),由汕头市代管。200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汕头行政区划调整,澄海撤市设区,成为汕头市辖区。澄海区共分为8个镇和市区三个街道,辖180个居委会(村委会)。另有莱芫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系区人民政府派出机构。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