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杞县酱红萝卜创始于清朝嘉庆年间,迄今已有170多年的生产历史。当时, 在札县腌制红萝卜酱菜的作坊有很多家,可唯独“吴家”的酱红萝卜名 声最大。相传,吴家第一个会腌制这种酱菜的那位祖宗有四个儿子,头 三个儿子都很聪明能干,唯独第四个儿子是个拐脚,而且比较笨。吴老 先生生怕百年之后,他四儿子无法谋生,所以,将腌红萝卜用的甜面酱 里放盐的炒制方法只传给了四儿子。老先生去世后,老大、老二和老三 要制作红萝卜酱菜,只得请老四炒盐不可,不然,他们的甜面酱就做不成,酱红萝卜也腌制不好。老四虽然身体残疾,但由于有炒盐这一独技 在身,一辈子的生活问题也就有了保障。
至今,杞县一带还流传着这样 一句谚语:“独技在身,胜似家有万金。” 特点:色泽鲜红,质地细腻油润,滋味咸中有甜,甜中带咸,酱香浓郁,脆嫩 可口,别有风味。 工艺:杞县酱红萝卜的腌制工艺并不复杂。这种酱红萝卜以东坡吴、西坡吴、 后坡吴三村所产红萝卜作原料,经过严格选料,洗净削皮,切去头顶和 细尾,放到酱缸里腌两个月。然后取出装在面袋里,再放到酱缸里继续 腌,隔半月搅动一次,需多半年的时间酱菜才能腌成。这样腌出的酱红萝卜通体透明,肉嫩质脆,吃起来咸中有甜,特色独具。 奖项:1982年被河南省评为优质产品;1983年被商业部评为优质产品。
详细制作方法:
1.制酱黄:利用六七月份的高气温,将面粉经过拌粉、压块、笼蒸、切片、发酵、晒干、粉碎等七道工序后,制成豆粒大小的酱黄。
2.晒酱:将酱黄与鲜黄瓜按层装入缸内,在阳光下爆晒两个月左右,中间倒缸一次,最后瓜酱并成,将瓜捞出,制成的酱备用。
3.去皮加工:将红萝卜进行挑选,取其长均3厘米,粗细一致,形状圆整的进行削皮、切尾、去顶、整型。
4.盐清:每100千克红萝卜加盐7千克,一天搅拌一次,2天后捞出淋净水。
5.酱腌:把盐渍后的红萝卜进三酱、二酱、一酱,每道酱为12天,每天搅拌一次。一酱完后,捞出抹去酱汁装入袋内放入新酱缸内,再酱一周即为成品
酱红萝卡个头均匀,肉质脆嫩,切开后晶莹透明,吃起来先咸后甜、甜中微咸,风味无穷,是酱菜中上等佳品。63%水分,7.9食盐,11.6%还原糖,0.41%总酸,0.26%氨基酸态氨。
杞县酱红萝卜之所以风味独特,闻名中外,是和它的精先原料,严谨操作分不开的。选用的萝卜“线穗”,系杞县东关坡吴村特产。“线穗”萝卜上下均匀,顶小芯细,无丝无渣,色泽鲜红,晶莹透亮,腌出的酱红萝卜色泽紫红明亮,咸中透甜,脆嫩可口,酱香浓郁,可四季食用,亦可入席做配菜。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