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门 古街位于斗门镇核心区域,全长500多米,宽7.5米,由石板路串联贯通,街道两旁店铺林立,行商坐卖四方云集。由加拿大牧师、建筑工程师嘉理慰等人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统筹规划设计,全街呈“丁”字形,一幢幢商、住两宜的柱廊骑楼式建筑整齐排列,展示着典型的西洋风格和浓郁异国情调。斗门古街曾是当时的珠三角南岸各类货物的重要集散中心,也是当时侨汇金融业务的聚集地。如今的斗门古街整体格局保存完好,保持原有历史风貌的商铺尚有三四十间之多,虽历经沧桑,仍保持较好。这条古老的街道,如今还处处透露着古朴而又浓厚的商业气息,是珠三角在这个领域的唯一瑰宝。走在街上,仿佛回到100年前风云际会的时代,别有情味。
这里也曾是斗门镇的经济文化中心。过去,街上货品齐全,车水马龙,很繁荣,街上的商铺呈狭长型,前座两层,后座却有三楼,甚至还有四楼的,兼备多种功能:前座地下作经商用;二楼临街一般是主人的会客厅;后座为三楼层,用作仓库和店主一家日常起居的地方;有些还有后花园,内有水井,旁载果树,小巧别致。
由于商贸业发展迅速,当时墟镇旧街的建筑已满足不了发展的需要。所以,外国商人和本地富商开始酝酿修建街道、房屋。在这种情况下,加拿大建筑工程师嘉理慰等人统筹规划、设计,博采欧美各国古典建筑之精华,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里陆续建起了广英祥、大昌、祥盛等10余间布匹店,及多间百货店、中药店、米铺、钱庄。除商铺之外,基督教还建起了福音堂,天主教建起了德式二层楼房的教堂。这些建筑构成了斗门镇清朝古街的全貌,成为珠海市目前惟一保存较完整的古街。
从那些依稀可见的当年商店的招牌上看,完全可以想象得到这条街当年是何等的繁华。虽然如今这些建筑的砖瓦已经残旧,有些建筑已经是杂草丛生,门可罗雀,到成了燕子的天堂。有些建筑断壁颓垣,但是这些依然不影响古街的魅力,因为她还是一条原汁原味的保存较完整的古街,她里面蕴藏着厚重的历史文化。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