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名人——董庆昌

家乡区县: 山西省柳林县

董庆昌(1908—1941),乳名喜富,字长喜,贺家坡乡白家塌村人。8岁随父上山下田,进行力所能及的劳动。一次打柴不慎失脚落崖,将脊椎骨摔伤。因未能及时合理治疗,遂成驼背。

民国13年(1924),17岁的喜富考入汾阳铭义中学,民国16年毕业回到家乡,当农村小学教员。民国26年(1937),晋西农村掀起实行合理负担, 全民动员抗日救国的运动,喜富积极参加,受到中共党组织的重点培养,于当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自家塌村支部书记。

民国27年(1938),喜富从离中特委举办的党员训练班学习回来,积极发展党员,壮大农村党组织。经过一年努力,自家塌村已有党员40余人。为了便于开 展工作,村里成立了党总支,董喜富担任了总支书记。通过党组织努力,村里成立了牺盟会、农会、抗日自卫队等组织,群众中抗日救亡的情绪非常高涨。

1940年,喜富去晋绥分局党校学习。结业后,化名董庆昌,被分配到方山县马坊区担任区委书记兼区游击队指导员。董积极发动群众,为抗战前线筹集了大批粮草、被服等军用物资。方山沦陷后,又带领区游击队和民兵,到处袭击日军,积极策动伪军反正。

民国30年(1941)秋,日军对革命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抗战处于非常艰苦困难的时期。为了解决部队生活问题,减轻根据地人民的负担,董庆昌带领一支队 伍去敌占区武装征收粮款。当年11月,董安排大多数游击队员进驻根据地休整,自己带领一个班潜回马坊一带,经过几天的活动,征到了不少粮食和现款。当任务 接近完成时,被叛徒出卖,在马坊镇附近的泉子沟夜间宿营中被驻马坊日军突袭包围。董庆昌临危不惧,果断地拒绝了战士们请其先走的要求,命令大家分头突围。 为了掩护同志们,董举枪向敌人射击。当大家都突出了敌人的包围圈时,庆昌却不幸中弹被俘,连夜押送驻圪洞镇日军司令部。敌人以封官许原的手段利诱其投降, 董冷笑着说:“共产党员绝不投降!”敌人先是毒打,后又用烧红的烙铁在身上烫,他咬紧牙关,只字不吐。敌人恼羞成怒,将庆昌衣服剥光,绑在树上冻,最后让 狼狗活活咬死。时年34岁。

民国38年(1949),中共中阳县委特为董庆昌树碑,永志其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和解放事业作出的不朽贡献。同时曾多次派人到圪洞一带询查其遗骨,毫无结果。但是他生前奋斗过的中阳、离石、方山等县均已将其革命事迹刻石铭记。

jbb0513(2015-04-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