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各有特色,五排,是资源县车田苗族乡、两水苗族乡、河口瑶族乡的合称,一条五排河(浔江)流经三乡,在崇山竣岭间造就了五排河漂流胜地,最终汇入珠江。而我今天要说的,却是五排的一种传统美食——油茶。说远处有西藏的酥油茶,内蒙大草原上的马奶茶,这些我未曾品尝过,无法探究。论近处有恭城油茶、灌阳油茶……我虽一一品位过,可觉得怎么也比不上资源的五排油茶。只要你步入五排三乡的苗家山寨,扑鼻而来的便是一股清香酥熏的油茶味,也算不白来一趟五排苗家山寨。 五排油茶虽不被外界人所知,更谈不上收入中国茶文化系列目录,但在五排苗家山寨,它吃起来还是讲究一道道的规矩。首先,吃油茶不叫吃,称之为喝,说什么喝一碗跛脚、喝两碗瞎眼、喝三碗不吉利、喝四碗才平平安安,四季发财,所以五排油茶约定成俗,不能多喝亦不能少喝,四碗成了“铁案”。最有趣的,凡是喝油茶的人只能用一根筷子,究竟是何原因,至今也没人认真考证过。据说苗家人常用一根木头架设便桥做通行之用。苗家山寨的男女老幼,个个都能在独木桥上行走如风,毫无畏惧。或许是此缘故,苗家人喝油茶用一根筷子来证明、展示祖先们勤劳、勇敢的精神。 五排油茶对佐料也十分讲究,通常有荫米(米花)、“爆鼓”(用糯米舂制而成)、花生、黄豆、“灰包谷”(玉米制成)。炒料用的油要上等植物油——茶籽油,开汤用的茶叶选用六洞茶。每年的谷雨前后,五排三乡的苗家姑嫂们都涌入六洞采摘茶叶。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五排三乡把油茶当成了一种主食,那是因为苗族人家都居住在“三田一水九分田”的环境中,加之缺乏科学的种田技术,人们只能靠种植玉米、红薯、干禾等杂粮为生。苗家人用这些杂粮制作成各种小食品,放在茶水里一泡,比吃干的要可口多了,久而久之,便把吃油茶当成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主食。 自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苗家山寨,苗家人通过科学的方法种田,引进优良的杂交水稻,粮食产量一年比一年高,过去以杂粮为主的农作物,完全被水稻取代,人们的生活水平一年比一年好。油茶已不再是苗家人的主食,只有来客人或是农闲时大伙聚在一块时才打油茶。现在的苗家人喝油茶不仅是一种物质上的享受,而且已经把它当作沟通感情、交流思想、构建和谐的纽带。
而随着更多的人走出农村,融入城市,油茶也逐渐在乡镇、县城甚至市区出现。其特殊的风味招人喜爱,在一起喝油茶还能互相交流、娱乐,因此也带动培养了一大批城市油茶爱好者。每逢工作闲遐之时,人们便呼唤亲朋好友相聚一堂,共同品味这道美食,谈天说地,好不热闹。如今,喝油茶正逐渐成为很多资源人的生活方式,油茶用料也与传统五排油茶有了差异,呈现多样化发展态势,但那一股清香的味道,却是如一。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