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笔者一行到“市肺”三岭山国家森林公园踏青,昔日受损严重的5000亩山体已大部分得到复绿,10公里环园绿道也已开通。
三岭山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1500公顷,绿化覆盖率达97%以上。“就在几年前,由于周边几座山头遭到抽沙、违法挖土生产红砖等无节制开发,山体被偷挖得千疮百孔,黄土大面积裸露,令人目不忍睹”。据公园副主任陈志华介绍,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保护“市肺”高度重视,相关领导多次到公园调研和现场办公,大手笔投入近6亿元,完成公园周边土地的回收工作,交由公园统一管理,令公园总面积扩大一倍。回收的土地中,约5000亩属于受损严重土地,需进行生态复绿。
在公园西南侧一大片裸露的黄土地上,笔者看到一片已有半人高、绿油油的香樟树。公园生产技术相关负责人韩成友说:“在这片草都不长的贫脊土地上复绿的确是一大考验,当时大家心里都没底,由于黄土地没有肥力,要进行复绿困难可想而知,经过专家的论证,最后选用‘钻大坑,下足基肥’的办法,购买回2台拖拉机,专门在地上钻出一个个大坑,将土杂肥埋在坑里,再种上树苗”。复绿工程第一批选种香樟树获得了成功,为另外几千亩复绿重任奠定了信心。
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对5000亩受损地生态复绿工程,原预算需要3300多万元才能完成,但公园通过自行采种、建苗圃等方法,只用了700万元便基本完成复绿工作。陈志华举了一个“省钱”的例子,为打造特色景点,在复绿项目中,规划种植一片100亩的桃金娘(俗称“棯子”)。这些果苗的采购是一大笔开支,为了节省经费,公园派人到廉江收购回800斤桃金娘果,用水将果核洗出来,自己培养树苗。目前,100亩桃金娘已全部种上,还有大量可以移植的桃金娘树苗。
据介绍,经过近3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已完成了4850亩受损地复绿工作量,种下各种树木60多万棵。其中,许多是本地名贵树种,已经种下黄花风铃、海南蒲桃、细叶榄仁、黄金熊猫、秋枫、香樟、竹节树、菩提树等40多个品种,目前苗木长势良好,存活率也达到95%以上。三岭山的自然生态在这5000亩新绿的融入下“肺量”大增,更显生机勃发。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