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县中

家乡区县: 四川省绵竹市

      绵竹中学的前身为紫岩书院,始建于1316年(元延佑三年),系追念南宋抗金名将张浚(紫岩先生)而由元帝赐名。1907年改办新学,迄今已近百年历史。

      绵竹中学前身--紫岩书院始建于元朝仁宗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元光禄大夫行四川省平章政事赵世延捐薪,命绵竹县尹任某,在城北二十里紫云岩,宋张南轩先生读书堂遗址改建书院,完工后由赵申请,元帝赐名为紫岩书院。书院赐名为“紫岩”系追念南宋抗金名将张浚。因张浚系绵竹人,号紫岩先生,乃张南轩先生之父。当时书院制度精详,规模宏敞,皆蜀所未有。

      1949年12月25日绵竹解放以后,四川省教育厅命名本校为“四川省绵竹中学”。
      1982年被命名为四川省首批省级重点中学。
      1985年被命名为“四川省文明学校”。
      2001年被命名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
      学校还先后获得省校风示范学校,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省传统体育项目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 学校,省百所艺术特色学校,并连年荣获德阳市高中教学质量优胜单位。学校现有教职近200人,其中有中学特级老师工人,高级教师40人,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7人。现有教学班40余人,在校生2500余名,恢复高考以来,已为大专院校输送了5000多名优秀毕业生。
目前,学校已经正式成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5月12日2008年5月12 日14点28分四川发生特大地震,绵竹山崩地裂,天塌地陷。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四川省绵竹中学宁静祥和美丽的校园,瞬间,危房四现,惊恐弥漫。学校行政组织教职工在第一时间科学有序地组织施救,校园虽遭到重创,但学生却幸免于大难,师心赢得大安。

      5月13日学校组织成立抗震救灾指挥中心,蒲晓蓉校长带领学校行政积极组织开展抗震自救。学校组织师生搭建临时塑料棚,埋锅造饭,进行自救。解决了安人先心的问题。各班学生由家长签字领走,学生安全离校。
      5月14日蒲晓蓉校长组织学校行政开会,提出明确要求,明确分工,提出全员自救,服从指挥,要求教育操场灾民节约用水,不能浪费,各户门前三包,学校加强门卫管理,只出不进不能乱搭“窝棚”,组织学生维持操场秩序,维护清洁卫生,教职工积极捐献食物,工商局职工积极配合组织煮饭并为市指挥部提供大量的馒头和稀饭。
      5月15日学校开始接受帐篷并登记造册准备发放。通知学生到校复习迎考。校友从成都送来1万只馒头和50箱水,帮助学校抗震自救。晚上蒲晓蓉校长组织行政总结一天工作,进一步明确分工,提出职责要求:一、安全第一,特别是人财物的安全,防盗不允许任何人进楼取物;二、接收救灾物资要登记造册交由任主任统一管理,规范物资取用手续,收物资管物资环节重要,发放要有据;三、加强学生管理,分班落实,特别是清洁卫生;四、加强宣传对外联系;五、保障食堂供给,注意食物安全;六、组织学生在校复习,老师答疑。
      5月16日学校各处室明确分工,职能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在篮球场搭建起学校临时办公室,学校面对灾后情况允许学生外地借读复学。据悉四川灾区高考可能停考或延考。北京心理专家自愿者到校给部分教师进行灾后心理辅导。
      5月17日面对灾情,学校决定允许高三学生外出联系学习,并开具联系手续。

      2008年“5.12”地震中,学校损毁严重。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和绵竹市新的城市规划方案,为抓住震后重建机遇,扩大办学规模,完善办学功能,提高办学水平,经专家论证,学校决定选址于安国路延伸段南侧异地重建。
      绵竹中学新学校投资近2亿,由中央特殊党费援建,建筑面积52113.3平方米,由江苏建筑设计院精心设计,江苏铭豪建设集团承建,运用园林式设计和现代绿色环保建筑材料相结合的设计理念,巧妙传承学校700年的书院文化,彰显出百年名校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尊崇地位。2009年4月22日,绵竹中学新建工程正式开工,2009年12月,一个硬件全国一流、现代化、高品质、绝对安全的绵竹中学将竣工,这所凝聚着全国人民的无限大爱,汇集着江苏人民的无私援助,寄予着五十万绵竹人民无比期望的新学校将屹立于川西平原。

哦,这样啊(2015-04-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